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林縣三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林縣三里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位於上林縣東北部23公里處,東與來賓市毗鄰。鎮政府駐三里圩,距縣城27千米。面積112.78平方千米。總人口42821人(2017年)。[1]

中文名稱:三里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

電話區號:0771

地理位置:位於上林縣東北部23公里處

面 積:194.64平方千米

人 口:42821人(2017年)

車牌代碼:桂A

概況

三里鎮轄三里社區,韋寺、雲姚、山河、森隆、高仁、大黃、龍聯、雙良、雙羅、雙吳、黃境、黃礎、長塘、東吳14個行政村。

沿革

1958年設三里公社,1962年改區,1969年復改三里公社,1984年建鎮。1997年,面積192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轄龍聯、東吳、長塘、高仁、山河、大黃、三里、韋寺、雲姚、森龍、黃礎、雙羅、黃境、雙吳、雙良15個行政村。2003年末,總人口51110人,其中農業人口48761人。轄15個行政村,共167個自然村。

地理位置

三里鎮位於上林縣東北部23公里處,是上林縣東部地區最大的一個中心集鎮,素有「一枝花」之美稱 。東與來賓縣毗鄰,南與澄泰鄉接壤,西同西燕鎮連接,北跟喬賢鎮、塘紅鄉交界。省道20231線貫穿南北,是該縣通往柳州、忻城以及忻城通往南寧的必經之地,也是縣內貫通喬賢、木山、塘紅、中可等4個鄉鎮的交通樞紐。鎮政府所在地距離首府南寧市、港口城市貴港市、重工業城柳州市分別是132公里、194公里和198公里。

鄉鎮概況

三里鎮全鎮總面積194.64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8萬畝,下轄1個社區14個村委會,167個自然莊,327個村民小組,2002年未總人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03萬人,非農業人口0 .27萬人。2002年,三里鎮按照「穩農促工抓項目」的發展思路,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為宗旨,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以依靠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依託資源優勢,全力打造旅遊名鎮、企業強鎮。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23327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65萬元,比上年增長19.5%;財政收入完成285.1萬元,完成全年財政預算收入任務的129.3%。

行政區劃

三里鎮轄三里社區居委會;韋寺、雲姚、山河、森隆、高仁、大黃、龍聯、雙良、雙羅、雙吳、黃境、黃礎、長塘、東吳14個村委會。

旅遊資源

以風光秀美、旖旎迷人而出名的「小桂林」——三里洋渡風景區就坐落在三里境內。有被徐霞客稱為「岩冠」的明鏡岩以及隨處可見的怪岩幽洞,有歷史研究價值較高的匯水橋畔石壁上的《千軍鎮、釣磯、千古偉績》等11處明、清代摩崖石刻碑,有名揚縣內外的特六廟和佛教重地觀音閣等,有的建築時代久遠,並以獨特别致為主要特徵的古建築物,有美麗神奇傳說的古墓群,加之與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獨特的民風相結合,形成了一道靚麗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對三里一帶的岩溶地貌嘆為觀止,認為可與桂林山水相媲美(「小桂林」之稱由此而得來),以至於在此逗留了54天,並寫下了一萬多言的遊覽記載,這是他在廣西遊覽、考察除桂林外記載最多的地方。

農村經濟

三里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三增」方針,按照「一糧二蔗三薯四桑五漁」的發展思路,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鞏固甘蔗支柱產業,發展木薯種植業、畜牧水產業和桑蠶業。2002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138l萬公斤,其中水稻種植面積4.2萬畝,種植優質谷種占水稻總面積的98%;玉米種植面積1.74萬畝,產量達231.4萬公斤;大豆種植7900畝,總產量達42萬公斤;花生種植4750畝,總產量達52.2公斤;紅薯種植5750畝,總產量達44萬公斤。甘蔗種植面積17360畝,其中噸糖田2100畝,良種蔗面積1.6萬畝,2002/2003榨季入廠原料蔗達7.8萬噸,總產值1200多萬元;桑園面積達到1500畝;木薯種植面積5080畝,總產量1.9萬噸;魚業養殖2000多畝,總產值600多萬元;生豬飼養2.2萬頭,年內出欄1.3萬頭;家禽飼養3萬羽,年內出欄2.1萬羽。

視頻

上林縣三里鎮黃境村旅遊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