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洋鎮隸屬於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位於陽西縣東南部,背山面海,交通便利,區位優勢較為明顯。該鎮自然資料豐富,種植業、漁業發展較好,是陽西縣較大的半農半漁鄉鎮之一。在有關部門的帶領下,該鎮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

中文名稱: 上洋鎮

外文名稱: Shangyang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陽西縣

下轄地區: 雙城村、石門村、那西村等

政府駐地: 上洋圩

電話區號: 0662

郵政區碼: 529823

地理位置: 陽西縣東南部

面 積: 171.6平方公里

人 口: 64583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河北村海灣 等景點

車牌代碼: 粵Q

行政代碼: 441721

鄉鎮概況

上洋鎮位於陽西縣東南部,背山面海,全鎮總面積171.6平方公里。截至21世紀初,有耕地面積4.3萬畝,山坡林地11.5萬畝,海岸線長達32公里。轄區內有19個村委會,其中純農業村15個,純漁業村3個,1個街道村委會。自然資源豐富,交通方便,是陽西縣一個較大的半農漁鎮。

農業經濟

近幾年來,鎮委、鎮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戶以市場為導向,認真做好「山海文章」,大搞農業綜合開發,積極帶領農民發展「三高」農業,促使該鎮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方面發展,現已初步形成了西瓜、荔枝、花生、蔬菜和海水養殖五大商品生產基地,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西瓜生產。該鎮西瓜種植面積近3萬畝,產量近3萬多噸,93%以上的農戶都種有西瓜,並且熟練掌握了嫁接栽培技術和生產管理技術。主要種植品種有「黑美人」、「青美人」、早熟金鐘等優質品種,上市時間為每年的4~6月。二是荔枝生產。全鎮荔枝種植面積有3.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有2.8萬畝,主要品種有玉荷包、妃子笑、白糖罌等,其中玉荷包種植面積2.5萬畝,是陽西最出名的特色品種。三是海水養殖業。現已開發淺海、灘涂面積7000畝,網箱養殖5200平方米,發展高位池養蝦3200畝,主要養殖品種有石斑、海利、章紅、蝦、蚝、蚶等。四是花生生產。每年早造花生都種有0.23萬畝以上。五是蔬菜生產。形成了白石、上聯、那西、周新一條綠色走廊萬畝蔬菜生產基地,面積0.65萬畝,產量6000多噸。菜市連綿不斷,遠銷鄰縣及省城。

經濟特色

上洋鎮委、鎮政府十分重視地方經濟建設,以科學的發展觀念統籌、指導經濟綜

合發展。認真做好「山海文章」,合理調整農業結構,以市場為導向推動農業綜合性開發,積極帶領農民發展「三高」農業,促進鎮域農業向集約化發展,已初步形成了西瓜、荔枝、花生、蔬菜和海水養殖五大農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科學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自然資源,發展旅遊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做好西瓜、荔枝品牌

全鎮西瓜種植面積3萬多畝,產量近40000噸,93%以上的農戶種有西瓜。主要種植品種有「金鐘」、「黑美人」、「小麒麟」等優質品種,上市時間為每年的4-6月份。荔枝種植面積3.2萬畝,掛果面積約3萬畝,主要品種有玉荷包、妃子笑、白糖罌、黑葉等,其中玉荷包種植面積達2.5萬畝。上市產品遠銷省內外。

科學利用海洋資源,發展海水養殖

鎮域沿海已開發淺海、灘涂面積1.05萬畝,網箱養殖5.4萬平方米,發展高位池養蝦3900畝,主要養殖品種有石斑、海利、章紅、蝦、蚝、蚶、蟹等。

擴大農作物生產

全鎮早造花生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約350噸。已形成白石、上聯、那西、周新綠色走廊,萬畝蔬菜生產基地。

大力發展地方旅遊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已開發有河北旅遊區、南山海旅遊度假村等景區,整合雙魚城、文筆塔、河洞廟等人文資源,提升地方旅遊的文化內涵與服務水平。藉助廣東華夏陽西火電廠及華潤龍高山風電場建設契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景點景觀

雙魚城

雙魚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為守御千戶所駐地。清雍正八年設立縣丞署於城內。經歷數百年變遷,古城昔貌早已改變,有幸城內多處古蹟猶存,尚可寄思歲月之滄桑。

上洋大屋群

上洋大屋群建於清朝中後期,是為當地姚姓地主、官宦之家的居宅。全村建有府第13處、13堂和多間大宅。規模宏大的大屋群的掘起,體現了當時地方經濟發展的繁盛,地方政治勢力龐大的網絡。

文筆古塔

文筆古塔矗立於南山嶺之巔,遠眺如支豎起的毛筆,故名。古塔原為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所建,後毀。現存之塔為1941年上洋姚世儼(若思)以紀念孫中山先生所重建。夕陽西下,站立渡頭嶺下古渡邊,隔洋河觀望,山與塔影倒入半紅的河面,在漁舟掠過的水面上輕輕蕩漾,時空恍如靜止在這片的滄海桑田、在山與海的情懷中。

交通情況

河洞廟位於周新村委會龍高山南麓,廟宇建于山谷之中,綠樹成蔭,清溪環繞,環繞十分幽雅。古剎由來久遠,香火繁盛。織上公路直通陽西縣城,沿海公路橫貫鎮境連通溪頭,沙扒、儒洞鎮,形成「T」型環繞交通網絡。境內硬底化道路連通轄區村委會。海運由河北港可達閘坡、沙扒、溪頭、海南等地。

視頻

陽西縣上洋鎮雙魚小學99屆6甲班聚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