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東林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東林寺坐落於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東林街150號,為浦南地區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元、明、清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擁有亞洲最大的室內佛像。

中文名 東林寺

外文名 East Forest Monastery

地 址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東林街150號

歷 史 700年

原 名 觀音堂

地理位置

東林寺座落於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東林街150號,原名觀音堂,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由僧侶妙因創建,距今已近700年的歷史,皇慶二年(1313年)改為東林寺,為浦南地區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元、明、清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1] 。在700年的風雨中,屢遭戰亂、火災,又屢次重建。1987年,東林寺尚存的一座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重修並擴建,於九月正式對遊人開放。現又經過改造重建,擁有亞洲最大的室內佛像,高約34米。東林寺周邊的商業圈——東林坊也已經初具雛形。

4A級景區

2012年9月,上海金山東林寺景區日前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金山區第三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上海第一個成功創建4A級景區的佛教景區[2] 。東林寺景區嚴格對照國家4A級景區《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與劃分國家標準評定細則》的要求,加強了相關硬件和軟件建設和改造,景區管委會相繼投入1100多萬元,使景區內的旅遊交通、遊覽線路、旅遊安全、旅遊購物、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逐步達到評定標準,還對遊客服務中心、標識標牌、售票系統等設施進行了完善。經過改造,景區燈光工程讓山體更加壯觀、佛殿寺院更加璀璨、流光溢彩;基礎改造建設讓停車場更加寬敞、遊客服務中心更加完善、導覽標識更加清晰、公共衛生間更加清潔、殘疾人設施更加人性化;教育培訓讓景區服務接待更加規範化、景區環境更加和諧化、景區氛圍更加幽靜化。同時以本次創建為契機,建立健全景區各項管理制度,通過規範經營、優質服務,讓遊客滿意而歸。

著名景點

  • 金願橋漫步踏入園中,金願橋便首入眼帘。整橋採用精銅而制,橋欄橋面均飾中國傳統風格精美銅雕,造型生動,別具中華古典之雅氣。橋兩旁分別坐落國內首創之銅製鐘鼓樓各一座,格局呈對稱之美。辟徑直入園內可見至20餘米高千佛門一扇,門面刻有小佛上千,真可謂「千里佛音入,萬世皆佛聲」。
  • 鐘鼓樓乃東林寺內主要殿堂式建築,為四方重檐的殿樓式,古蘊天絕,色調雄渾,極其雄偉壯麗。兩大銅殿左右對置,均為鎦金銅頂,殿內分別放置一口銅鐘與一部擊鼓,為我國第一對銅質鐘鼓樓。整座殿堂氣勢雅觀,渾天獨厚,平日裡陽光燦爛之時,直照整座殿身金碧輝煌,獨具佛家大道之氣韻。伴隨着晨幕的鐘鼓敲擊,整座寺院籠罩在一片肅靜祥瑞的生氣中,叫人心然獨暢。
  • 五佛冠園林之內有一山體奇觀,細觀之乃一佛祖身形,頭頂寶冠,呈臥立態,在陽光照耀下,佛韻靈光徐徐閃爍。最為引人注目的自然為僧侶所戴象徵着五智佛來的寶冠,名曰「五佛冠」。寶冠釋意取自密宗義理金剛乘教義這「五佛五智」,認為只有擁有法界體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就智等五智方能達到「菩堤」,醞為玄奘高僧修行密宗時所戴。此冠四周由五蓮瓣圍繞,每片瓣面各塑有佛教經典釋義圖案,描繪了以觀世間菩薩為主的佛教故事,構思獨特,造型生動、唯美,觀者無不為其巧妙絕倫之構造所折服。
  • 金蓮池金蓮池為東林寺內一座景觀許願池,以銅圍邊,內蓄清水,正中為善財童子。此童子像尊為景泰藍材質,通體以琺瑯質彩料塗嵌,磨光鍍金,可做自由轉動。自明代創始至今,景泰藍工藝多用於器皿與生活用品,較少他用,朱炳仁大師打破常規,獨到的將此工藝用於像身鑄造之上,利用景泰藍色澤多樣,寶氣環身的工藝特點,融神話與現實於一體,絕妙地詮釋了天從人願之義。這尊國內首創的景泰藍佛像尊,堪稱「東林一絕」。像身周下為蓮蓬所環圍,蓮蓬為鑄銅而制,光澤靈動幻真,將童子像襯托的更加唯美。
  • 許願池許願池中有鯉魚銅塑八尊,張口,作龍門跳躍狀,分別立於池的八個方位,對應着八條鯉魚,池座下方八面分別鑄有銘文祝語:「福澤百代、康樂天倫、偉業千秋、祥瑞平安、松齡鶴壽、鴻運財茂、喜慶輝華、吉星高照。」當童子像身轉至鯉魚與銘文的中軸線時,遊人可向鯉魚口中拋投硬幣,如若投中,通對相應的銘文祝語,則暗喻了投擲者福運天合,前程似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