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西林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市西林寺,位於上海市松江華亭老街西端北側,原名「西林精舍」,初建於唐咸通十三年(872),僧睿增建於南宋咸淳元年(1265),迄今已有1140餘年。曾易名雲間接待院,又名崇恩寺,元初毀於兵燹,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西林寺,院內有崇恩寶塔,為紀念南宋雲間接待院創始人高僧圓應禪師,故又稱圓應寶塔,俗稱「西林塔」,塔身七層八面,高46.5米,磚木結構,塔勢崢嶸荘嚴,三吳諸塔無出其右者,名播遠近。西林寺,也是上海地區最高的一座古塔。

中文名 上海市松江西林禪寺

地 區上海市

原 名 雲間接待院

創始人 高僧圓應禪師

寺廟簡介

西林寺,塔共七層,高46.5米,塔勢崢嶸荘嚴,三吳諸塔無出其右者,名播遠近。正統年間,明英宗親賜匾額,敕封「大明西林禪寺」,其時僧眾達六百餘人,暮鼓晨鐘,法音梵唄,盛極一時,延至清代。法門有繼,代代相傳,累世擴建,稱為江南名剎,民初以來,戰事頻仍「日趨」式微。「文革」時期不免於難,幾近廢墟。端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宗教政策逐步落實,佛日增輝,西林重光。前方丈續明大和尚主持修復,歷時五年復具規模。上海市松江西林禪寺,始建於南宋咸淳年間,迄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初名雲間接待院,院內有崇恩寶塔,氣勢恢宏,元初年毀於兵焚。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重建,改名為西林禪寺,並修建寶塔,俗稱西林塔。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南宋雲間接待院創始人高僧圓應禪師,故易稱圓應塔[1]

--布局結構==

今後我寺將按整體規劃,擴建文殊殿普賢殿、三聖殿、藥師殿、東西廂房、念佛堂、禪堂、藏經樓方丈室、齋堂、圖書館、陳列室和其它配殿等功能。建成之後的西林禪寺,總面積達十餘畝,相信屆時將是十方四眾同參共修,聽經聞法,參禪念佛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

佛事傳統

為了正法久住,為了社會安和,荘嚴國土,利樂有情。西林常住本着「以音聲廣做佛事,以律儀規範僧團,以教理化導世人,以文教提高品位,以誠信服務社會」為修學信念,積極引導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更好地為三個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擴建工程

今後的擴建工程需耗費巨資,仰賴十方善男信女、社會仁人善翁共襄善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以大眾的施捨來成就十方的事業[2] 。性修法主老和尚晉寺十一年來,恢復殿宇,帶動兩序大眾和十方善信精進熏修,培養後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性修長老已將自己退居讓賢,榮任法主和尚,高風亮節,是一位德高望重,慈悲可親的長老。現任住持的悟端法師,繼承性修長老的偉業,確立西林禪寺五條修學信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