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部貫通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指上排貫穿於構件整個長度的鋼筋。貫通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且直徑不一定相同。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立鋼筋。

簡介

上部貫通筋,指上排貫穿於構件整個長度的鋼筋。貫通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立鋼筋。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長的鋼筋,一般在樑上(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鋼筋。架立筋是構造要求的非受力鋼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當梁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樑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紮。架力筋也有貫通的,如規範中規定在樑上部兩側的架力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力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矩

評價

又稱「腹筋」,他的得名是因為他的位置一般位於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是梁中部構造鋼筋,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 (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在梁高450mm,就應沿梁高兩側應設腰筋,所以數量上就不會少於2根。腰筋的直徑最小的直徑為10mm,間距不應大於200mm,同時面積配筋率不應小於百分之0.3,在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之間還要配置拉結鋼筋。一般民用建築的腰筋直徑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用圓8。[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