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下九路
圖片來自blogspot

下九路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是一條呈東西走向具有濃厚商業氣氛的道路。道路兩旁全為具有西關特色的騎樓建築,為上下九商業步行街一部分。

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為紀念向秀麗烈士而改稱秀麗二路,1981年復名下九路。

目錄

與之交匯道路

上下九商業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著名商旅地帶,位於荔灣區西關,是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步行街的合稱。在1995年9月30日正式成為商業步行街。其實際涵蓋範圍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寶華路康王路等路段。上下九步行街為著名的「西關商廊」,也是舊城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

歷史

早在6世紀,廣州的這一區域已成商業聚集區,印度高僧達摩在該地段登岸傳教,因而得名「西來初地」。

明清時期,受益於接待外國商人和使者的懷遠驛(在現在的下九路南側)的建立,大觀河的開通,以及十三行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周邊商業活動興盛。後來十三行因火災被燒毀,商業活動逐步轉入到上、下九路。而周邊地段批發市場的湧現,也使得上下九成為廣州著名的商業地段。[1]

開通馬路

西關上九甫與下九甫新馬路於1927年5月尾由市政當局正式開放,時全長約10,800英尺,闊60到80英尺。開路工程包括地下工程、地皮以及商舖搬遷賠償,花費合計有26萬4千元。當時開通後人力車與私家車均可直達避暑勝地荔枝灣[2]

其他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前後,上下九步行街的人氣急跌,不少商舖就關門大吉。2020年7月,荔灣區區長銳明出席由中共廣州市紀委主辦的電視節目,提到中共荔灣區委與區政府由2019年開始,已經在討論再振興步行街,還請了策劃公司研究上下九步行街的發展,計劃於2020年下半年開始改造上下九。

參考文獻

  1. 廣州:上下九步行街
  2. 廣州起義前後的全國時局: 1927.4-1928.4 廣東省檔案館,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