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華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華路
圖片來自itsfun

寶華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西關一條南北向的道路,北接華貴路,南至恩寧路第十甫路,全長770,寬11米。道路兩旁商業發達,與附近的上下九步行街連成一體,在寶華路與長壽西路交匯處建有地鐵一號線長壽路站。目前車輛通行方向為由北往南單向通行。

歷史

寶華路原名寶華中路和十五甫,20世紀30年代擴建為路,仍使用「寶華」二字作路名。

1994年建設地鐵一號線,在寶華路計劃為長壽路地鐵站設置3個進出口,同時開搞地產開發,將一帶不少舊宅、店鋪拆平,重新建起30層以上的恆寶華庭等樓盤[1],而部分地皮興辦了大笪地安置商戶,與為社區提供商品服務(大笪地後被收回留待政府再開發)。

荔灣區

荔灣區,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廣州市西部,與芳村區合併之前是廣州老四區之一,被廣州市府定位為「最具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2005年與芳村區合併後的荔灣區的總面積為59.10平方公里,總人口73.35萬人,轄22個街道辦事處。「荔灣」得名自「荔枝灣」。

歷史

荔灣區原為古城廣州之西郊,舊稱西園、西關,因區內有著名的「荔枝灣」而得名。廣州有一句老說話是:「東村、西俏、南富、北貧」,那個「西俏」就是指西關,這區的特色是富商巨賈聚居之處,和眾多娛樂場所的立足地。西關風情就是形容清朝時期廣州富人的生活。

秦始皇時代起曾先後隸屬於番禺南海等縣管轄,反覆更變。至宋朝宋太祖開寶五年,荔灣地段屬南海縣管轄,此後一直未變。明朝時,這裡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時為中國唯一的外貿商埠───十三行的所在地。清咸豐九年,沙面被迫租借給租界。清末,荔灣地區西關為南海縣衙直轄區,西村、泮塘一帶農村屬南海縣恩洲堡管轄。

廣州清初所產棉花,以輕暖出名,號「廣花」;「廣之線紗」,於十三行之財富積累也有助推。由於本埠棉布價廉物美於英國布,出口甚多。在巨大利益驅使下,棉花來料加工迅速興起,西關農田被大量開發,修築廠房街道,錦華、經綸、麻紗等地方便於此時期出現。廣州紡織業帶之形成,帶動了印染、機具、漿緞、製衣、制帽、鞋襪、絨線等行業的興盛。下西關湧郊區也被發展為高尚住宅區,業主有不少是因紡織業大旺而獲益的洋行買辦。西關在當時有所謂「八橋之盛」(匯源、蓬萊、三聖、誌喜、永寧、牛乳、大觀和德興)。

辛亥革命後,西關工商業區劃歸廣州市區範圍。民國17至19年,原屬南海縣管轄的南岸、澳口、增埗、西場等農業區劃入廣州市區範圍。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重新把廣州劃為28個行政區,收回的租界沙面也新設成區。此時荔灣區域內設有長壽、西禪、逢源、黃沙、陳塘、沙面各區,南岸、西山、太平區有部分地段屬今荔灣範圍。1949年10月14日,中共攻佔廣州後,在以上各區成立人民政府。

1950年6月,西禪區與長壽區合併稱為長壽區,逢源區與黃沙區合併稱為荔灣區,南岸區改名西村區。逢源區的三沙、泮塘農業區劃歸西村區。陳塘區併入太平區(後併入中區)。各區人民政府相應成立。而沙面區則改為市直轄沙面街辦事處,後改轄於太平區。

1952年9月,長壽區、荔灣區及西村區的彩虹、西村、泮塘、西增、小梅街和南源鎮合併成立西區,並成立西區人民政府,後改稱西區人民委員會。

1959年4月,泮塘、三沙等農業社加入三元里人民公社,劃出西區。1960年4至7月,原屬中區的清平人民公社(含清平、嶺南、沙面三街地段)與秀麗、光揚、華林、寶華四街併入西區。西區同時接管了三元里人民公社的同德、橫沙、沙鳳、三沙、西郊等5個大隊和石井人民公社7個大隊。

1960年8月,西區改名荔灣區。

1961年復建18個街道辦事處。同年9月,區轄內農村大隊全部劃回郊區管轄。

2002年1月18日,荔灣區正式接管了原轄白雲區的大坦沙島。

2005年5月,廣州市調整行政區劃,將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2016年10月28日,荔灣區人民政府駐地由金花街道中山七路328號遷移至石圍塘街道芳村大道西2號。

轄區

新荔灣區下轄22個街道,即原來荔灣區13個街道和原來芳村區9個街道。

與之交匯道路

道路順序由北向南排列:

附近建築

參考文獻

  1. 寶華路的變遷 潘應強 廣州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