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架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架山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位於普寧市東南部,距流沙東南9.3千米處,東毗汕頭市潮陽區陳店鎮,南鄰惠來縣隆江鎮。全鎮總面積82平方千米。2018年末,下架山鎮戶籍人口111606人。

截至2020年6月,下架山鎮共轄1個社區、32個行政村。

1949至1956年,先後屬普寧縣橫溪區、占隴區、第六區。1986年,設鎮。

2018年,下架山鎮工業企業個數共11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16家。 [1]

中文名: 下架山鎮

外文名: Xiajiashan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445281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

地理位置: 普寧市東南部

面 積: 82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3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新南湖村下架山大道西側

電話區號: (+86)0663

郵政區碼: 51532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1.1 萬(2017年末)

著名景點: 南婆城

車牌代碼: 粵V

歷史沿革

1949至1956年,先後屬普寧縣橫溪區、占隴區、第六區。

1994年5月,鎮遷新南湖下架山大道西側辦公。

1961年,建下架山公社。

1973年,重建下架山公社。

1984年,改區。

1986年,設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下架山鎮共轄1個社區、3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南湖村下架山大道西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下架山鎮位於普寧市東南部,距流沙東南9.3千米處,東毗汕頭市潮陽區陳店鎮,南鄰惠來縣隆江鎮。全鎮總面積82平方千米。

氣候

下架山鎮境內年均氣溫12℃,年均降水量2165. 8毫米。

人口

1993年,下架山鎮總人口65363人。其中農業人口63781人,占總人口的 97.58%;非農業人口1582人,占總人口的2.42%。

2017年末,下架山鎮常住人口98800人。

2018年末,下架山鎮戶籍人口111606人。

經濟

2017年,下架山鎮工業企業個數共11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16家。

2018年,下架山鎮工業企業個數共11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16家。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鎮因駐地名,地處小丘,與3千米外之筆架山相比為低,故名下架山。

民俗文化

下架山鎮潮汕民間舞蹈的英歌舞活動遍及各村。湯坑古文化遺址已3000多年歷史。鹽嶺徑有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石刻標語10條,屬省級文物。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也稱「外江樂」、「中州古調」、「國樂」、「儒家音樂」等,是中州音樂和潮汕民間音樂經過長期的結合,在原中州音樂的二黃、西皮、大板等板式的基礎上,吸收潮樂、廟堂音樂、崑曲、椰子曲的優點,形成獨特且具有地方色彩的一種民間音樂。現主要流行於普寧市故城洪陽和周邊鄉鎮,其影響遍及潮汕地區的揭陽、潮州、汕頭以及客家地區的梅縣、興寧、大埔等地。

廣東漢樂的「音律」保留了中國古代民間的雅樂音階,特點為「七律制」音階,有很大的游移性,其中「4」(fa)、「7」(xi)兩音最為突出,游移性最強。廣東漢樂可分為「儒樂」、「中軍班」、「外江弦」三大類。儒樂為過去文人雅士所偏好的一種室內音樂,以絲弦樂器為主的演奏,主要有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等。中軍班又稱八音,包含戲曲吹唱(皮黃戲、小調戲)、大調吹奏、小調吹奏、祭禮音樂、喜慶音樂等,以嗩吶主奏樂器,奏曲牌音樂,配以大鼓、蘇鑼、大小鈸、碗鑼、銅金、小鑼、馬鑼(八音用)等打擊樂器。外江弦是潮汕人針對「儒家樂」而起的獨特稱謂,指該音樂形式是從長江以外地區進入潮汕,以示與潮州音樂的區別,演奏時以頭弦領奏,揚琴為定音,配以椰弦、二胡、笛子、洞簫、三弦、琵琶、古箏等。

風景名勝

南婆城

南婆城是下架山鎮境內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大南山北麓竹竿山鑼鼓石東北側、縣城流沙東南6千米處。據傳,南宋末年,詹、呂、薛三姓從福建遷於此創村。明、清年間王、孔諸姓從潮陽及本縣等地遷入。祥興一年(1278)宋帝昺戰敗南逃,於此建「南方新城」,稱「南城」,分頂城、下城、東門、西門、一馬路巷、二馬路巷、圍內等。後因宋帝昺臥地「沉蝕」而改稱「南婆城」。是原國家廣電部秘書長孔邁(名東平、號祥哲,孔子75代孫)和現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孔泉的故里。清乾隆年間,南城百姓於練江之濱、村西側的「浮水蓮花」地建「大聖古廟」,祭祀「齊天大聖」,當地群眾習慣稱「大聖古廟」為「南婆城佛祖廟」,該廟香火旺盛,顯譽潮、普、惠三縣。

著名人物

周日方,男,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生,廣東省普寧市下架山鎮葵嶺村人,1993年至2000年2月,任汕頭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張中畊,男,清光緒33年(1907年9月)生,廣東省普寧市下架山鎮葵嶺村人,生前任廣東省工商聯合會理事、廣州市歸國華僑聯誼會顧問、政協廣東省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第六屆和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暨南大學校董、香港普寧同鄉聯誼會顧問和永遠名譽會長。1990~1992年共捐資870萬港元於家鄉興辦教育事業,與香港同仁張元利等興建下架山中學,獨資捐建葵嶺耕豐小學。普寧市人民政府授予「鐵山蘭花獎」勳章,揭陽市人民政府授予「玉質鑰匙」。2003年7月在香港逝世。

倪少傑,男,民國十三年(1924年)生於香港,廣東省普寧市下架山鎮人,香港企業家。1948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工程管理系,1949年赴英留學,畢業後返港。在堂兄的織染廠擔任主任、廠長,後任日豐公司主席、中國廠商聯合會副會長、立法局議員。1993年被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和新華社香港分社聘為第二批港事顧問。雖長住香港,仍很關心祖籍家鄉的文教衛生事業建設。80年代初期,普寧華僑中學復校後,他榮任普寧華僑中學第二屆董事會名譽副董事長。1986年普寧華僑醫院籌建會成立,他任該會顧問,積極提供建議意見,促進普寧華僑醫院籌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視頻

普寧市下架山鎮塗坑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