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如守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不如守中

出處: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今本第五章。意思是: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中文名 不如守中 出 自 《道德經》意 思 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作 者老子本 義放任自流,默默守己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因此,「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是教誨我們,從心上來講,要修養誠敬謙和的仁德。誠是真誠,敬是恭敬。內心有真誠,外面言行都表現得恭敬,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夠謙卑,必定能夠跟人和諧相處,這是仁德。有這種誠敬謙和的仁德,自然他就能夠敏於事而慎於言。不用人教,不用刻意,他言語自然就會謹慎。所以這句話實際上是從事上來教我們存養仁心。 《論語》里有一段是「司馬牛問仁」.司馬牛是宋國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兄長叫司馬桓,這個人不仁。為什麼?他想謀反,想把國君(當時是宋景公)謀害了,自己可以當王。司馬牛他跟他的哥哥相反,他是一個很有仁德的人,他不願意參與到他哥哥謀反的計劃當中。因為弒君篡位這是天下人皆得以誅之,會招來滅族之禍的。所以當時司馬牛也非常地憂慮,憂國憂兄,他是進退兩難。這個時候更需要慎言,說話稍不謹慎,可能會有難以挽回的過失。 說到底,還是一個智慧的問題,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這個分寸的把握也要憑智慧。[智慧從哪來]?[心地清淨就有智慧了]。[人為什麼沒有智慧]?[多半因為有私情]。[私是自私自利,情就是感情用事]。《大學》裡面講的,「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就是讓我們心正,要放下私情。 所以《道德經》上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講話,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尤其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沒有經過再三的思考就說話,那這後果可能是很可怕的.

道德經介紹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視頻


categorg:+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