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是恥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普利策獎得主約翰·托蘭還原美日太平洋大戰的典範之作

☆紀念英文版出版60周年,被譽為書寫太平洋戰爭歷史的「鼻祖之書」

☆多視角呈現美日爭奪太平洋戰爭控制權的海空鏖戰

☆以上萬親歷者口述為資料真實再現日本帝國海軍走向覆滅的起始點

★全書聚焦日本偷襲珍珠港到美日中途島海戰的半年時間,還原美國扭轉太平洋戰局的歷史真相,全面呈現軸心國日本從戰略進攻變為守島防禦的戰局轉折,從而讓人明白何為未來太平洋海上霸權的成立是在短短六個月完成的。

《不是恥辱:珍珠港事件後的六個月》對美國最具爭議的時期,即珍珠港襲擊後的前六個月戰爭給予了坦誠記錄和評價。該書篇幅宏大、內容廣泛,對許多聳人聽聞的事件進行了認真的回顧和記錄,且不時給予讀者點燃驚悚片中火藥桶般的懸念,這是一部具有大眾影響力和說服力的作品,註定要成為同類暢銷書中的主角。——《科克斯書評》

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敵人偷襲珍珠港讓美國陷入了巨大困境,這就是太平洋戰爭災難性的開端。雖然美國最終扭轉了局面,但是書中所講述的六個月無疑是美國歷史上最令人焦慮的時期。 ——《紐約時報》

《不是恥辱:珍珠港事件後的六個月》的主書名取自溫萊特將軍給羅斯福總統的最後一封電文內容,講述了關於對日作戰最初六個月的非凡故事,並以一場決定性的勝利結束了太平洋戰爭最初六個月的作戰。——《美國國家安全局圖書簡報》

作者簡介

約翰·托蘭

美國著名作家、歷史學家,1912年出生於威斯康星州,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著有《希特勒傳——從乞丐到元首》《最後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國覆亡記》等作品。因撰寫《日本帝國衰亡史》,揭示日本對美作戰起因,榮獲普利策獎。

作為一名歷史的寫作者,托蘭在着筆敘述某一歷史事件之前,會對數以百計的事件親歷者進行採訪,多方面鋪陳展開,力圖揭示該歷史事件對知名人物與普通大眾的不同影響,從而使其作品具有區別傳統史學著作的鮮明特點。

《不是恥辱:珍珠港事件後的六個月》是托蘭早期書寫美日太平洋海戰的歷史作品,為後來創作的《日本帝國衰亡史》奠定了基礎。全書將視野聚焦於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半年間的殘酷攻防戰,藉助一個個將領和士兵的經歷,再現了從珍珠港事件到中途島海戰的戰局巨變。

書評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當時的日本就有些被沖昏頭腦的感覺。其時美國國內的意見分為兩派一是以羅斯福總統為首,主張干涉主義的,他們認為只有幫助各個民族國家擊敗的侵略者,才能保障美國的未來,當然另一派就是不希望美國捲入戰爭獨善其身的孤立主義者。沒有料到的是1940年9月27日,日本正式加入了軸心國集團之後,德意日三方承諾,若任何一方受到在當時並未參加歐洲戰爭的國家的攻擊時,另外兩方必須幫助。這個宣言像一封隱晦的恐嚇信。恐嚇的就是美國。結果這封恐嚇信的作用,適得其反。使當時處於中間派的人堅定不移的投向了干涉主義的羅斯福陣營。 於是1941年的3月11日羅斯福政府通過了租借法,就是美國可以向同盟國提供源源不斷的軍事資源,讓自己成為了一個世界的兵工廠。租借法通過三個月後,6月22日希特勒竟然突然入侵了蘇聯,這一舉措是美國那些和平主義者們一夜之間,全部轉變成了干涉主義者,甚至比羅斯福總統更加激進。日本政府內部也產生了騷動,有的想根據約定進軍西伯利亞,但是東條英機卻將矛頭指向了東南亞,因為那裡是一個但石油、橡膠和錫的寶庫。7月25日日本進入了中南半島。美國當即宣布對日本進行制裁,實施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將日本作戰的生命線一刀切斷。日本這樣一個土地不及家裡福尼亞州大的小國家,要麼就極力的擴張自己的領土,要麼就在困頓中淪為二流的國家。

日本被卡了脖子,在諸多領域裡面臨資源短缺的問題,當然感到異常的惱火,他們的石油儲備越來越少,所以他們的軍部主張應該迅速與美國開戰。突襲珍珠港早就在謀劃之中了。 美國方面其實並非沒有一點猜測的,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你往往只是猜中了前頭,卻總是猜不准結局。斯塔克海軍上將雖然已經預計到了日本會發動襲擊,但是卻猜不出其究竟會襲擊哪裡。

1941年12月7日下午1點50分,美國海軍部收到了金梅爾發來的電報:「珍珠港遭空襲,這不是演習。」這場震驚世界的奇襲突襲,僅僅用了110分鐘,便癱瘓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 日本雖然取得了戰役上的勝利。可是它也撩毛了山姆大叔,美國是一座巨大的鍋爐,一旦點火其功率沒有極限的。日本就是這次的點火人,它成功的惹怒了美國。 日本突襲珍珠港對美國來說可稱的上是奇恥大辱,作者在這本書中把所有的細節,所有可能影響戰爭的關鍵因素,講解的特別詳細,這次被襲擊事件,就是美國一系列的偶然錯誤,陰差陽錯與機緣巧合之下的錯失。

在計劃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山本就決定要將麥克阿瑟的空軍力量摧毀殆盡,從而在掌握制空權後,協助並掩護陸軍在菲律賓登陸。日本謀劃的「南進」行動,就是為了奪取東南亞的礦產,比如石油、橡膠。 幾乎就是在襲擊珍珠港的同時,新加坡也遭到了日軍部隊的空襲,菲律賓與關島也遭到了轟炸,香港機場同樣遭到了襲擊,雖然這裡只部署了一些微弱的空中力量。這一天的中午11:58,更具有戰略意義的威克島南面的陰雲中一批飛機低空掠行,悄無聲息的向他撲了過來。襲擊其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威克島上的機場就已經是人間煉獄了。 其實在日本襲擊珍珠港的當天上午,美國陸軍部第一時間便向菲律賓打去了長途電話。麥克阿瑟說:「不用擔心,我這裡沒問題。」因為他篤定日本不可能迅速地摧毀珍珠港,他還有充裕的應戰準備時間。同時。他認為即使是日軍包圍了菲律賓,他仍然還有整個太平洋艦隊在給他做補給供應保駕護航的嘛。他可以從容應對這場戰鬥。很可惜,正是覺得「沒有問題」,使他和金梅爾一樣,他不知不覺中犯了麻痹輕敵的毛病,完全沒意識到,刺中金梅爾的那把利刃同時也向他襲來。他的一系列錯誤的認識,直接導致了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成了珍珠港第二,也導致整個菲律賓地區的戰役的失敗,至此也就有了巴丹死亡行軍等一系列震驚世界的事件。 在此也不得不佩服日軍的戰前戰術部署,他們早就擬定好了同時展開攻擊,即珍珠港、菲律賓一起打,在並且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將對方擊潰。連給對方一個後悔反省的時間都沒有。同時也不得不佩服日軍的好機運,襲擊珍珠港和襲擊克拉克基地的時候,他們的空中戰機幾乎沒有受到一丁點的阻擊,很輕鬆的便完成了他們要達成的戰前目標。當時美軍基地上不是沒有雷達,也不是沒有發現敵人的機群,珍珠港的時候是因為美軍錯誤的判斷,同時也有,認為不可能會有日軍來襲擊他們的心理作用,而錯失了預警時間,克拉卡基地卻完全是一個通訊兵的一場午飯而耽誤了接收敵襲信息。結果是菲律賓的美軍空軍力量一敗塗地。 當然書中還有轟炸東京,中途島戰役。讀這本書是一個非常暢快的閱讀感覺。首先可以感覺到作者的思維十分的縝密,他的敘述不是那種歷史事件的簡單羅列,在敘事中,通常還有真實人物之間的對話記錄,和當時各種媒體對事件的相關報道,更增加了敘事的真實性。這本書的翻譯也十分的流暢,幾乎沒有那種慣常的翻譯腔調,讀起來特別的順暢而有節律,我想翻譯者也一定是一位二戰歷史的愛好者吧。

不是恥辱 這篇書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

本書作者約翰·托蘭,作為二戰的親歷者,通過對太平洋海戰的親歷者進行採訪,來敘述自珍珠港事件之後的六個月的戰局,包括菲律賓、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攻防戰,直到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的勝利,美軍開始扭轉戰局,在太平洋地區從撤退、防守轉為主動攻擊。

作為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之一,二戰的歷史素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1941年,由於美軍的大意和錯誤判斷等原因,導致日軍突襲珍珠港的成功,這激怒美國,從而推進了美國捲入這場世界大戰,對於日本的經濟封鎖使得日本為了獲得豐富的能源,進一步轉戰東南亞戰場(以獲得錫、石油和橡膠)。在1941年日軍轟炸珍珠港之後的六個月,美英仍以歐洲為主要戰場,以擊敗希特勒的納粹德國為主要任務,從而導致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連連後退和失敗。戰前,美英的自信與戰爭中的失敗局面形成鮮明對比,本來以為新加坡的防事堅固,卻沒想到新加坡竟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在菲律賓戰場,美菲聯軍的戰敗投降存在着諸多的原因:當地氣候的炎熱,導致的痢疾、瘧疾等疾病頻發;菲軍作戰經驗的不足;美軍與菲軍之間在軍糧待遇上的不同導致的矛盾;遲遲得不到援軍導致的士氣低落;日軍對於美菲聯軍的傳單(娛樂、性的誘惑)等等。除了精彩的戰爭敘事,書中還對典型將領的表現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對於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溫萊特將軍,金將軍,布魯梅爾將軍等等,我們可以通過作者的描述,看到這些將領在彈盡糧絕之時的絕望和與美國政府(羅斯福)之間的博弈,政府一再地表明態度,要求菲律賓守軍盡最大能力對敵人造成傷害,為戰爭全局贏得時間。

書中對於巴丹戰場和投降之後的死亡行軍着墨頗多,令人印象也最為深刻。絕大多數倖存者都認為,「死亡行軍」是一場精心策劃、殘酷執行的屠殺行動。離奧唐納戰俘營越近,戰俘受到的待遇就越是不公,日軍對投降的美菲官兵持鄙視態度,而殘忍行為的另一個動機是復仇。無論原因如何,參與行軍的任何倖存者都不會忘記那恐怖的經歷、殘忍的折磨。對於美軍與菲軍而言,「死亡行軍」成為仇恨與報復的焦點。日軍對於戰俘的對待與歐洲戰場上德軍對於猶太人以及蘇聯戰俘的對待如出一轍,充滿了不公的待遇,但其間也有溫情的存在。

在日軍取得爪哇海戰役的勝利,攻占荷屬東印度以後,山本五十六決定進攻中途島及阿留申群島。而此時的美軍已經破譯了日軍的「紫色密碼」,並在戰爭開始前已經確認日軍的進攻地點為中途島。但在戰爭開始之後,日機相對於美軍的優勢,導致美國對日軍的打擊並未有明顯的優勢,最後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美軍三艘航母的俯衝轟炸機上,倘若最後的攻擊不能奏效,那很有可能意味着太平洋艦隊的末日。日軍的失誤、密碼的破譯、美軍出色的指揮決策,加上沃爾德隆、蓋伊、麥克盧斯基及加拉赫等人的英勇奮戰,各方面因素巧妙結合在一起,使勝利的天平傾斜於美軍一方。日本海軍意料之外的失敗,使得美國海軍重新奪取太平洋控制權。

戰爭往往是殘酷的,對於戰鬥的雙方來說都會留下痛苦的、難以忘卻的記憶。對於過去,我們不可忘卻,無從原諒——唯有認清其本質。這是書中的最後一句話,也說明了作者記錄歷史的原因。作者對於太平洋戰爭初期盟軍的失敗,歸因於訓練不足、裝備粗劣、陸海兩軍時常的指揮不當,士兵尚未了解敵人的本性,就被派上戰場,被迫在彈藥不足、燃油受限、食糧匱乏的情況下作戰,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撤退,屈辱投降等因素。對美國而言,中途島海戰的意義並不僅僅是一場勝利,還是日本徵服之夢破滅的開端,是太平洋戰場上的轉折點,從這時開始,盟軍通過一系列殲滅戰,把在縱深陣地負隅頑抗的日軍一一消滅。在尼米茨與麥克阿瑟的共同指揮下,日本帝國侵占領土的範圍日漸縮小,開戰以來打下的島嶼——瓜達爾卡納爾島、新喬治亞群島、布干維爾島、新不列顛島、新幾內亞島、菲律賓群島、天寧島、塞班島、硫磺島逐個喪失,一直到1945年美國於日本投放原子彈,日軍投降。

本書以日軍山本五十六決定偷襲珍珠港為開端(1941.12.7),以進攻中途島及阿留申群島(1942.6.6)的行動失敗為結束,對於珍珠港戰事後的六個月的戰局變換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文字精煉,戰爭場景描述真實,具有強烈的大眾影響力,從翻譯的角度來看,文字也很流暢,讀來很是暢快,對於典型人物的刻畫使得讀者對其印象深刻。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