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要和你媽爭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孩子,雖然這是你的人生,但爸爸有一些經驗,你最好早點知道。

外婆的道歉信》《清單人生》《時間的禮物》作者巴克曼,首部非虛構隨筆集。

寫給兒子的人生避坑指南。

養娃路上不得不吐的槽,新手奶爸的抓狂瞬間。

好笑但有用的人生秘籍,守則一「不要和你 媽爭辯」。

不成文的家長守則實在太多了,評論區貢獻起來?

沒錯!還是你熟悉的那個巴克曼,溫暖又睿智。


喜歡巴克曼的讀者,對這本非虛構隨筆集一定不會失望,還是那個熟悉的北歐治癒大叔,每一頁都充滿巴克曼特有的幽默、睿智、細膩和溫暖。

隨着孩子的降生,奶爸巴克曼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忙亂和困窘,人生從此圍繞着便便和奶瓶轉;追在孩子後面收拾一地雞毛;犧牲個人時間都不算什麼,被剝奪睡眠才是最大的痛苦。在此過程中,他記錄下許多新手父母必然經歷的抓狂瞬間。雖然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並主宰自己的人生,但爸爸還是有責任儘早向孩子解釋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比如宜家,沒有人在宜家吵架是因為宜家本身,一對夫妻在柜子上的分歧實際上關係到彼此的包容問題,所以「不要找一個愛你優點的姑娘,而是找一個能夠包容你缺點的姑娘」。

比如商品,「一生之中我們會擁有無數東西,商品不能比人還重要,所以不要太依賴任何一個物品」。

比如男子氣概,「真男人也可以坐下、閉嘴並傾聽,在犯錯誤的時候低頭承認錯誤」。

當然,「不要和你媽爭辯」也是很重要的一條「生存法則」。

13篇文章,13條好笑但有用的人生秘籍,所有的喋喋不休都是為了「保護好你,遠離生活的沮喪、坎坷和不愉快」。

作者簡介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1981年出生於瑞典赫爾辛堡,以撰寫博客和專欄起家。處女作《一個叫歐維的男人》在全球創下驚人銷量紀錄後,第二部小說《外婆的道歉信》再掀閱讀狂潮,中文版已售出100萬冊。這兩部作品與《清單人生》一起構成「暖心三部曲」,在中國讀者中收穫極高人氣。基於真實生活體驗創作的中篇小說《時間的禮物》,則探討了時間與愛的關係。巴克曼的寫作風格輕鬆幽默,十分擅長呈現微小的細節,對於如何催人落淚已自成一派。

《不要和你媽爭辯》是巴克曼的首部非虛構隨筆集,記錄了新手奶爸的種種窘態和趣事,更重要的是分享了許多好笑但有用的人生經驗和觀點。

如今他和妻子及兩個孩子居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

原文摘錄

我希望你懂得,「公正」是值得追尋的。永遠不要把「追求平等」這件事錯誤地理解為兩性之間的硝煙戰爭。我希望你懂得,女性值得擁有和男性同等的權利、自由和機遇。我希望你懂得,大部分人想要的並不是被特殊對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我希望你能夠比我更早明白這些道理。不要因為女性享有和你一樣的機會,你就不為她們開門。有些人覺得追求平等和舉止紳士自相矛盾,這時候你祖母會告訴你,這種想法是瞎扯淡。你祖父那一代人有太多講不完的豐功偉績,但若不是祖母們把一切照料得井井有條,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了解世界。 在為人父母之前的黃金歲月中,我們簡直是世界上最自戀的一代人;而有了你之後,我們才意識到自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從那一刻開始,我們隨着你哭,隨着你笑,因你呼吸而呼吸。察覺到這一點已經足夠讓人恐慌了。更恐慌的是我們還沒準備好呢! 我們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保護好你。保護你遠離生活的沮喪、坎坷和不愉快的戀愛。其實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我們到底在幹啥——養孩子這件事就像是在瓷器店裡開推土機一樣。還戴着眼罩。還喝多了。踩剎車的那條腿還不好使。

書評

很早之前看過一個心理專家說:一個父親愛孩子最基本的表現是,愛孩子的媽媽。

沒錯,當你生活在一個爸媽不論大小節日,都會單獨出去吃飯約會甚至出國度假的家庭里,你一定能準確無誤地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愛」。

看過一個小調查,生活在爸媽相愛相親(甚至他們愛彼此勝過愛孩子)的家庭里的小孩,有多幸福。🙂

說起愛老婆典範,就不得不提到弗雷德里克·巴克曼,這位北歐暖心小說之王,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寵妻狂魔。 巴克曼在他的新書《不要和你媽爭辯》里說:

「總有人問我,遇到你媽媽之前我的生活是怎樣的,而我的回答是,遇到她之前我沒有生活。」

2008年5月,天氣熱到爆炸,巴克曼趕往斯德哥爾摩郊外的一家宜家商場買家具,商場裡的空調還壞了。那天曼聯足球隊在歐冠封王,作為資深球迷的巴克曼還因此錯過了曼聯的決賽。宜家的餐廳里只剩下白水,其他全都被喝光了。一個聞起來是廉價煙草的老太太用購物車懟了他的小腿。同時,他懷裡抱着一個他見過的最丑的玄關燈。

就是這麼一個糟糕的日子,卻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 因為第二天一早,巴克曼就和未婚妻簽下了公寓租約,正式住到一起。 往後的日子和大多數人一樣,小房子換大房子,兩個人變三個人。

人們常說愛是找到讓你生命完整的那個人,但這句話不一定對,因為完整意味着有序、沒有罅隙、沒有裂紋、十全十美,就像兩塊拼圖精確地拼在一起。但現實中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並不是這樣的。 巴克曼是瑞典南方人,妻子則來自伊朗德黑蘭。巴克曼身高一米八五,妻子身高一米五。

「如果把我放在天平一端,把兩個她放到天平另一端,我這邊還是會毫無懸念地沉下去。我雙手插袋,步履沉重地漫步人生;而她載歌載舞。跳舞簡直是她的人生至愛,而我連秒針的節奏都找不准。朋友們能說出我們的很多特質,但是相信我,沒有任何人說過我和她是命中注定的一對。」 巴克曼將自己的故事寫進了新書《不要和你媽爭辯》中,通過自己的故事和孩子分享人生中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告訴孩子什麼是愛。

「你媽媽這輩子最喜歡的就是跳舞。但她選擇和一個無法陪她跳舞的人分享她的人生,從不擔心她自己的安全。她選擇了我。然後我們有了你。你愛音樂。當你和她跳起舞的時候……如果我只能選擇一個瞬間,永永遠遠住在那個瞬間裡,這就是那個瞬間。你和她共舞的瞬間。關於愛,這就是我能告訴你的一切。」 他還說——

「當你媽笑出聲的那一刻,就是我覺得自己最男人的時刻。」 「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除了給你貢獻了一半基因之外,就是留住了她。」

如今的社會習慣性認為男人是堅硬冷酷的,父親一定是一家之長,在孩子面前要維護所謂的「父親的權威感」。


於是,在孩子的眼中,很少能看到爸爸對媽媽的寵愛呵護,對媽媽心聲的耐心傾聽,更別提在犯錯的時候認錯道歉了。


父母之間溫情的缺失,讓孩子們對「愛」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愛」這一課,是可以通過爸爸對媽媽的柔情,潛移默化給孩子的。


作為新手奶爸的巴克曼,從來不吝惜在孩子面前表達對妻子的疼愛。他真誠溫柔且充滿睿智地、用實際行動告訴兒子:我們此生最應該深愛的人,就是你媽媽。其實這本書作為巴克曼出道以來,首部隨筆集,寫的並不全是他對「愛」的理解,正如書名《不要和你媽爭辯》是巴克曼送給兒子的「人生避坑指南」之一,他還有很多對於這個世界的感悟分享其中。 一貫幽默治癒,金句頻出的巴克曼傳授給兒子了一些關於生活的真諦,比如:

關於善惡:永遠不要沉默,不要別過臉裝作沒看到。不要把刻薄當作能力,不要把善意視為軟弱。 關於原則:在需要的時候釋放善意,在必要的時候展現強硬。 關於商品:一生之中我們會擁有無數東西,所以不要太依賴任何一個物品。 關於環保:地球並不是我們從上一代人那裡繼承來的,而是從下一代人手中暫時借來的。 關於平等:大部分人想要的並不是被特殊對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女性值得擁有和男性同等的權利、自由和機遇。

初為人父的巴克曼在書里顯得那麼緊張,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自己的小聰明傳達了錯誤的信息,比如他在動物餅乾盒子上畫了一副小小的肉牛解剖圖,結果被他老婆連名帶姓大吼: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有時候他又手忙腳亂,在超市尿不濕的大貨架前踟躕,最終給只有9天大的兒子買來了6-9個月的嬰兒使用的紙尿褲。


「你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啥樣!超市里有500種該死的紙尿褲!嬰兒用品區簡直比機場還大!我想找到你說的那種,但實在是太多了!那麼那麼那麼那麼那麼那麼多紙尿褲!含香精的,不含香精的,有維尼熊的,沒有維尼熊的,尼龍搭扣的,彈力的,褲型的,不像褲型的,抗過敏的,附贈電腦遊戲的,免費送飛行里程的……」

但更寶貴的是,我們在這裡,能看到一個男性視角里的「家庭」「親子」是什麼樣子的。


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總會仰望爸媽,並且深信不疑地認為:父母都是超級英雄。


但所有的小孩,總有一天會意識到:爸媽並不是超級英雄。他們也會慌亂,也會疲憊,也會在第一次當爸媽的時候,措手不及,生怕做錯了什麼。

但即便如此,不論新手還是老手爸媽們,卻還是一代又一代,竭盡所能地把自己知道的、有用的沒用的、過時的超前的各種經驗,一股腦兒地告訴孩子。

而這樣做的本質原因只有一個: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比自己更好、生活起來會更舒適的人。

就像巴克曼自己說的:「我甚至都不期待成為『好』父母,只要『還不賴』就能行了,只要二十年後的心理學家嘟囔說『這不全是原生家庭的錯』,我就問心無愧了。」

但是請別忘了,這一切的第一步,是好好愛孩子的媽媽。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