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世界自閉症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世界自閉症日

來自  非常歷史 的圖片

中文名稱: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外文名稱: 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別名: 世界孤獨症關注日

節日時間: 4月2日

節日類型: 疾病

流行地區: 全球

節日起源: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自閉症的概念1943年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首次提出,自閉症在醫學上也稱孤獨症,是一個尚沒有被全社會知道、了解的病症。與唐氏綜合徵等疾病不同,自閉症不會影響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閉症患者容貌與正常人沒有區別。[1]

社會背景

自閉症是一種因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到大腦功能而引致的終身發展障礙,症狀在三歲前出現,患者多為兒童。 患病的兒童發育受到阻礙,缺乏正常的語言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為了提高人們對自閉症的意識,爭取早期治療改善患者的狀況,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這項決議由卡塔爾提出,另有50個國家共同提案。

自閉症兒童患者,是一個數目不斷增加,卻不為社會所廣泛關注、理解的群體,是個缺乏社會普遍關愛的群體。有報道:美國衛生部官員表示,每156個美國兒童中就會有一人患有自閉症。這樣高的比例遠遠超出人們的估計。為此美國衛生部呼籲公眾加強對這種病的關注。在中國,如果按兒童人口計算,據人口普查統計,2000年,中國兒童人口數量為2.9億左右,占總人口的22.89%,自閉症兒童約占了兒童總數的0.6%。而且不能否認,還有許多自閉症兒童沒有被發現、診斷,更說不上治療。中國的自閉症兒童患者人數和治療矯正方面都始終面臨巨大的挑戰。

自閉症是個"疑症",就國內、國際醫療水平還沒有找到它的病因,對自閉症兒童的所有生理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但是可以斷定,自閉症是先天性的腦發育障礙疾病,是神經系統的疾病,並且將終身伴隨,不能治癒。國外象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診斷、治療自閉症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實踐證明,經過早期正確地、堅持不懈地干預,許多自閉症兒童是能夠融入社會、自立生活的。

2011年4月2日 第四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全世界自閉症患者已達6700萬,尤其發病率在全球呈急劇上升趨勢。我國的自閉症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升高,據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兒童自閉症已占我國精神殘疾首位,有估計稱,中國內地自閉症患兒已超過一百萬,且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診斷髮現和有孤獨症傾向的則可能更多。

症狀表現

一、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自閉症兒童常在較長時間裡專注於某種或幾種遊戲或活動,如着迷於自己在地上轉圈,喜歡看電視廣告天氣預報,對有故事情節的動畫片、兒童電視劇則無興趣。

二、孤獨離群,不與他人建立聯繫。自閉症兒童喜歡獨處,對父母沒有依賴性,有些患兒在嬰兒時期就有反應,不喜歡別人抱,在別人抱起時會哭鬧。他們的孤獨還表現在對周圍的事不關心,自己願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周圍發生什麼事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注意,不與他人產生目光接觸。

三、言語障礙突出。大多數自閉症兒童言語很少,情況嚴重的甚至沒有言語,即使在別人大聲呼喊的時候也不做應答。有些雖然可以發聲,但是卻無法完成情景交流,只能發出簡單重複的聲音。還有些患兒會表現為說話聲音小或者發音不清晰,只有和他熟絡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意思。有些還會在先前表現為言語能力正常,在3-4歲半時出現言語能力突然衰退,失去情景交際能力。

設立宗旨

把每年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的意義:從1943年世界上出現第一個自閉症病例至2008年已65年,人類對於自閉症的認知、對於自身責任的認識邁出了新的歷史性一步。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提醒人類社會:應該實現自閉症患者與普通人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與相互關心。作為普通人,不應把自閉症患者看作憐憫的對象,而應把4月2日這一天作為審視和增強自身道德觀念、社會責任的契機。作為自閉症患者及其直接相關的人員,如自閉症患者家屬、學者專家、醫生護士等,也應把4月2日作為繼續齊心協力戰勝疾病的"加油站"。人們應努力讓4月2日成為自閉症患者自信與愉快生活的節日。

中國兒童發育行為研究院專家指出:根據權威數據表明我國已確診自閉症患病人數約在160萬以上,未確診人數應該在500萬以上,而就診人數卻不足這個數字的1/10。雖然還沒有能夠找到徹底治癒自閉症的方法,但通過科學干預、合理治療、自閉症兒童還是可以獲得有效改善的,因此第七屆世界自閉症日活動的主題旨在呼籲社會關注自閉症的同時,建立起自閉症兒童早期預防和干預機制,真正為自閉症兒童平等發展提供空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