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亭

來自國學薈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東亭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蘇過

東亭是我國北宋文學家蘇過的作品之一。

蘇過(1072年-1123年),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字叔黨,號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市)人。

正文

閉眼黃庭萬想歸,此心久已息紛馳。

幽居正喜門羅雀,晨起何妨笏拄頤。

自信丹田足梨棗,不憂瘴雨滯茅茨。

三山咫尺承明遠,世路榛蕪誰與披。[1]

人物簡介

蘇過,蘇軾第三子,時稱為「小坡」。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應禮部試,未第。紹聖元年(1094),軾謫惠州,四年,復謫儋州,皆隨行。元符三年(1100),隨父北歸。軾卒後,依叔父蘇轍居潁昌(今河南許昌),營湖陰地數畝,名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1112),監太原稅。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蘇過逝後葬於河南郟縣。[2]

他曾於宋哲宗元祐六年應禮部試,未第,二十二歲前,隨蘇軾宦遊南北,二十三歲至三十歲間,侍父貶流惠州、海南。三十一歲至四十二歲前,隨叔父蘇轍閒居潁昌。四十二歲後或仕或黜,五十二歲時暴疾於路途。[3]

蘇過的妻子是岑彥修,兄弟是蘇邁,兒子是蘇籍。蘇軾三子中,蘇過文學成就最高,由清人輯佚而傳世的蘇過《斜川集》,諸體皆備,無不文采飛揚,才氣縱橫。

個人作品

著有《斜川集》20卷。在惠州所作名篇有《颶風賦》、《思子台賦》等。他還常作畫,繪枯木竹石圖,蘇軾稱他「時出新意作山水」。

史籍記載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列傳第九十七·蘇軾(子過)傳

軾三子:邁、迨、過,俱善為文。邁,駕部員外郎。迨,承務郎。過字叔黨。軾知杭州,過年十九,以詩賦解兩浙路,禮部試下。及軾為兵部尚書,任右承務郎。

軾帥定武,謫知英州,貶惠州,遷儋耳,漸徙廉、永,獨過侍之。凡生理晝夜寒暑所須者,一身百為,不知其難。初至海上,為文曰《志隱》,軾覽之曰:「吾可以安於島夷矣。」因命作《孔子弟子別傳》,軾卒於常州,過葬軾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營湖陰水竹數畝,名曰小斜川,自號斜川居士。卒,年五十二。

初監太原府稅,次知潁昌府郾城縣,皆以法令罷。晚權通判中山府。有《斜川集》二十卷。其《思子台賦》、《颶風賦》早行於世。時稱為「小坡」,蓋以軾為「大坡」也。其叔轍每稱過孝,以訓宗族。且言:「吾兄遠居海上,惟成就此兒能文也。」

七子:籥(yuè)、籍、節、笈、篳(bì)、笛、箾(shuò)。孫男二人:嶠(jiào)、峴(xiàn)。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