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關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關人韋明鏵編著《東關名人》東關街是一條揚州歷史文化長廊。在這條老街上,具有揚州個性和特色的文化符號比比皆是,名聞遐邇的名人故里,古樸完整的民居舊宅,古色古香的老街小巷,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無不閃耀着揚州歷史文化珍珠般的光芒。 《東關名人》有很強的文學性、趣味性和可讀性。東關街打造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契機,精選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的眾多文化元素編寫而成,內容翔實豐富,古今相映,將成為外地遊客了解東關街的文學讀本。 中文名東關名人書名東關名人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頁數119頁開本32定價16.00作者韋明鏵 汪清香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語種簡體中文ISBN9787565107153品牌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東關名人輩出。韋明鏵編著《東關名人》收錄了南宋雙忠大明貴妃鹽商黃志筠安岐、[[[壺園主人何蓮舫]],將軍李長樂、辛亥烈士熊成基、畫魂潘良玉、聯聖方地山等十多位名人。韋明鏵說,這次僅僅選取了東關歷史文化街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還有一些名人未做詳細介紹。 [1]

文摘

南宋雙忠

  揚州有孤忠史可法,還有雙忠李庭芝與姜才。   雙忠祠現已不存,只留下一個大照壁,在東圈門三祝庵附近。   少年時代就聽說過李庭芝的名字,但是事跡不詳。有兩部戲,一部叫做《碧血揚州》,一部叫做《烈火揚州》,一直弄不清哪一部是寫史可法,哪一部是寫李庭芝的。李庭芝與史可法,一個生在南宋,一個生在南明,一個死於元兵,一個死於清兵,時代雖然不同,遭遇何其相似。

  李庭芝,湖北隨州人。據說李庭芝出生時,李家屋樑上忽然生出一朵靈芝,鄉人聚觀,以為是吉兆,於是給他起名庭芝。李庭芝在少年時表現出了超常的天分,日誦數千言。在他青年時,隨州貪官跋扈專制,百姓痛恨至極,他預料必有大亂,建議全家到德州避難。李家離開不到十日,隨州果然發生動亂,百姓死傷無數。

  嘉熙末年,蒙古軍隊大舉南下,南宋長江沿線防務十分緊急。李庭芝雖然已中鄉舉,但面對危局,無法安心讀書。他毅然放棄仕途,到荊州投奔名帥孟珙帳下。孟珙善於識人,見李庭芝相貌魁偉,談吐不凡,知道他是個難得的人才當即留下了他,並說:「以後他的名位肯定會超過我。」

  由於李庭芝才幹出眾,朝廷命他移鎮兩淮。兩淮是南宋防禦前線,李庭芝為加強防務,在清河五河口設置柵欄,在淮南增設烽火台百餘處。接着,李庭芝出任毫州知州,在荊山築城以保衛淮南。開慶初年,賈似道任京湖宣撫使,留李庭芝管理揚州。不久,蒙古軍隊進攻四川,李庭芝上奏朝廷請求但任峽州(今湖北宜昌)知州,以扼守蜀東江口。後因母親去世,李庭芝回家守孝。朝廷重選揚州官員時,理宗說:「無人能比李庭芝。」於是命李庭芝停止守喪,趕赴兩淮。

  李庭芝初到揚州時,揚州剛遭兵燹,烽火連天,哀鴻遍地。揚州以鹽業出名,由於戰爭不斷,鹽商逃到城外,市面逐漸蕭條。為了恢復經濟,李庭芝下令免除百姓所欠賦稅,同時借錢給百姓重建家園。一年之後,揚州百姓都能安居樂業。不久,李庭芝又下令開鑿河道,溝通鹽場,便利運輸,揚州城重現生機。

  李庭芝在揚州時,重視人才,招徠志士。當聽說鹽城進士陸秀夫很有才華,就把他招為幕僚,主管機要文件。陸秀夫性情沉靜,不易接近,李庭芝依然器重他。當時人甚至說,得士最多者,數淮南第一,猶如小朝廷。

  揚州城外的平山堂,地勢高峻,可以俯瞰全城,一覽無餘。如果被蒙古軍隊占領,會構築炮樓,架設車弩,威脅城中。為克服此弊,李庭芝派人築城守護平山堂,同時招募兩萬流民守衛揚州城,號為「武銳軍」。

  李庭芝守衛揚州時,每遇水旱之災,就發放官粟,不足部分拿自己的積蓄賑民。揚州百姓感激至極,交口稱讚。他還大興學校,倡導詩禮,祭祀聖哲,與士子一道學習射獵之禮。

  咸淳年間,戰爭形勢發生變化。在宋廷叛臣的建議下,忽必烈大舉進攻襄陽和樊城。宋軍驕奢輕敵,派李庭芝增援襄陽。李庭芝盡力而為,在襄陽西北清泥河修寨造船,並出重賞招募勇士,結果有三千人投奔而來。不久,又募得智勇雙全的張順和張貴兩位大將,深得士兵佩服。可惜後來因宋軍內部配合不當,致使襄樊失陷,李庭芝被罷官。

  蒙古軍隊攻破襄陽後,乘勝追擊,勢如破竹,大舉進攻兩淮和四川。蒙軍包圍揚州,恰逢兩淮安撫制置使暴死,朝廷立即起用李庭芝制置兩淮。李庭芝為集中力量應付淮東局勢,請求讓夏貴負責淮西。此時蒙古軍隊步步逼進,南宋軍隊節節敗退,而李庭芝所轄將領多能堅守城垣。然而蒙軍勢不可擋,揚州形勢日緊。蒙軍派人持榜勸降,被李庭芝殺死。又有降將持招降書來,李庭芝焚其書,將來人在街頭斬首示眾。同時,李庭芝調派苗再成率部戰於城南,許文德率部戰於城北,姜才、施忠則率部轉戰於城中。為了激勵士氣,李庭芝時常發放金帛牛酒犒賞將士,因而人人願意奮死拼殺。朝廷也送來錢款慰勞,並加封李庭芝為參知政事。朝廷欲以知樞密院事之職調李庭芝進京,讓夏貴鎮守揚州,但夏貴不來,只好作罷。

  這時,蒙軍將帥阿術為扼制淮南宋軍,率部駐紮鎮江。蒙軍在揚州城外築起長圍,以迫使揚州城糧盡援絕,不攻自破。不久,揚州城中糧食已盡,死者滿道。到德祜二年(1276)二月,情況更糟,人們無糧可食,只得競相去食人肉。不久,南宋謝太后以恭帝名義投降元朝,臨安淪陷,南宋名存實亡。謝太后送來詔諭,勸李庭芝投降,李庭芝大義凜然地對來使說:「從來只有奉詔守城,沒聽說過有詔諭投降的!」拒絕降元。

  當謝太后與恭帝被押往大都行至瓜洲時,又詔令李庭芝投降,說:「現在太后與皇帝都已臣服了,卿尚為誰守之?」李庭芝仍然不予理睬,下令發弩箭射擊來使。李庭芝與姜才召集將士,發誓奪回謝太后和恭帝。姜才出兵與元軍激戰,未能成功,退回揚州,繼續堅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