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北師範大學(校園一景)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教育在線 的圖片

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1948年6月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東北局決定:東北大學與吉林大學合併,保留東北大學校名。學校委派王迪光同志任系副主任,籌建體育衛生系,隸屬於學校第一部自然科學部管理,學校設在吉林市八百壟原長白師範學院校址,1948年10月第一批青年學生共16人入學。體育衛生系創建初期,共有專業教師5人:王迪光、鞠興綬、謝迪光、徐紹周、於溪春。1949年2月28日,中共東北局大學委員會、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發布《對於在此年東北各校學生處理辦法的規定》將瀋陽東北大學、吉林的長白師範學院和長春大學的學生及教職員全部編入東北大學,分配到體育衛生系。教師有:楊鍾秀、劉長春、苑廷瑞、龐英、祝乃貴、高英夫、吳士梁和錢世俊等,原有各學校學生根據學籍編入各班級學習,隨後東北大學又聘請原中央大學體育系工作的楊純福、程登科和康紹遠3位老師來系任教,教師隊伍逐漸壯大,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學生除了本科學制外增設了專修科和干訓班等學制。1949年8月體育衛生系隨東北大學遷址長春,校址設在長春市斯大林大街。

師資力量

我院現有教師103人,教輔19人,其中專業課教師62人,占全院教師60.2%;軍體部教師41人, 占全院教師39.5%。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46人,占全院教師46%。其中, 專業課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29人, 占專業課教師46%;軍體部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18人, 占軍體部教師43.9%。師生比為12.4%。

學歷結構

全院碩士學位以上教師50人,占全院教師48.5%,全院博士學位(含在讀)以上教師11人,占全院教師10.7%;其中, 專業課碩士學位(含在讀)以上教師40人, 占專業課教師64.5%;軍體部碩士學位以上教師10人, 占軍體部教師24.3%。專業課博士學位(含在讀)以上教師10人, 占專業課教師15.8%;軍體部博士學位(含在讀)以上教師1人, 占軍體部教師2.4%。35歲以下碩士學位(含在讀)以上青年教師38人,占35歲以下青年教師82.6%。

職稱結構

全院高級職稱教師49人,占全院教師47.5%,教授14人, 占全院教師13.6%,副教授37人, 占全院教師35.8%。其中, 專業課高級職稱[1]教師33人, 占專業課教師53.2%,教授12人, 占專業課教師19%,副教授21人, 占專業課教師33.9%。軍體部高級職稱教師16人, 占軍體部教師39%。教授2人, 占軍體部教師4.9%,副教授14人, 占軍體部教師34.1%。

學緣結構

全院非本校畢業教師27人,占全院教師26.2%,其中:專業課非本校畢業教師19人, 占專業課教師25%,軍體部非本校畢業教師8人, 占軍體部教師19.5%。這些教師分別是北京體育大學10人,吉林大學2人,瀋陽體育學院5人,天津體育學院1人,武漢體育學院1人,哈爾濱體育學院1人,吉林體育學院3人,日本大阪教育大學1人,日本鹿兒島大學1人。

榮譽成就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形成了以生命科學、生態學、教育學[2]歷史學等為代表的、在中國學術界有較高地位的優長學科。細胞遺傳學、草地生態學、應用數學、多酸化學、功能材料學、環境科學、世界上古、中古史專業已處於國內領先、國際上有影響的地位。世界文明比較、基礎教育重大問題、草地生態、細胞遺傳等優勢領域的研究都有可喜的進展,並逐漸形成了信息化 東北、材料科學等新的研究領域。

視頻

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相關視頻

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宣傳片
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快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