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江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江村,屬于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90.00公里,國土面積47.38平方公里,海拔1100.00米,年平均氣溫14.60℃,年降水量96.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488.00畝,其中人均耕地1.81畝;有林地7312.00畝。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18戶,有鄉村人口1441人,其中農業人口1441人,勞動力12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0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2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1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為主。[1]

中文名稱: 東江村

外文名稱: Dongjiang Vaillage

所屬地區: 雲南永勝縣

地理位置: 雲南永勝縣東山傈僳族彝族鄉

面 積: 47.38平方公里

人 口: 1441人

氣候條件: 年平均氣溫14.60℃,年降水量96.00毫米

海 拔: 1100米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永勝縣東山傈僳族彝族鄉,地處東山鄉東邊,距東山鄉政府所在地90.00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96公里。東鄰臨江,南鄰大姚,西鄰河東村委會,北鄰朝陽村委會。轄米哭、糯洪、娃囉、熊家坪桃樹坪、桃家坪、王家坪、依別囉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17戶,有鄉村人口1491人,其中農業人口1489人,勞動力94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43人。全村國土面積47.38平方公里,海拔1,100.00米,年平均氣溫14.6℃,年降水量65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530畝,人均耕地1.81畝,林地8,101.0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4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為主。東江村,屬于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90.00公里,國土面積47.38平方公里,海拔1100.00米,年平均氣溫14.60℃,年降水量96.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488.00畝,其中人均耕地1.81畝;有林地7312.00畝。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18戶,有鄉村人口1441人,其中農業人口1441人,勞動力12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0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2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1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為主。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2人,黨員中男黨員29人,女黨員3人。團員63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30.00畝(其中:田46.00畝,地2,484.00畝),人均耕地1.74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8,101.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8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2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44,389.00畝,其他面積16,057.00畝。東江村的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0%。為了保護自然資源不被破壞,全力實施了水源地保護、天然濕地保護和生態綠化「三項工程」。首先,將大東溝水源地周圍設立圍欄,防止牲畜和動物污染水源地,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100%,全村513戶村民都能吃上放心水;其次,將村裡的120畝天然濕地周圍設立圍欄;同時,種植綠化樹木1.8萬株,美化花草13萬株,村屯主幹道和巷道兩側綠化美化率達到100%。基礎設施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三通,無路燈。全村有41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4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76%和17.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29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11戶(分別占總數的7.07%和2.68%)。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摩托車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6.00畝,有效灌溉率為1.82%。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全村委會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8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41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2萬元,占總收入的 33.3%;畜牧業收入95萬元,占總收入的 45.9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43頭,肉牛93頭,肉羊2220頭);林業收入4.4萬元,占總收入的2.88%;第二、三產業收入6.50萬元,占總收入的3.95%;工資性收入5.59萬元,占總收入的3.82%。農民人均純收入94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畜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1.43%),在省內務工10人,到省外務工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種植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9.3%。該村正在發展經濟林果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花椒產業。擁有專業合作組織1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49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1戶,鄉村人口1491人,其中男性673人,女性818人。其中農業人口1489人,勞動力945人。該村為傈僳族居地,其中傈僳族149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人,占人口總數的0.6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57人,參合率56.42%;享受低保16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9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7所,校舍建築面積1,31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距離鄉中學90.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4人,其中小學生131人,中學生4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1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30.00畝。未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尚未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本村處於高寒貧困山區,沒有電力,交通問題不能解決,畜牧種植技術落後。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在畜牧上大力引進先進養殖技術,引進優良品種,加強種植技術的培訓,以促進經濟有好有快的發展。

視頻

東江村 煙火晚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