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絲路之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絲路之綢

《絲路之綢》一書由趙豐 主編,2015年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信息

書 名:絲路之綢

作者: 趙豐 主編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起源、傳播與交流

出版年: 2015-9

頁數: 217

定價: 36.0

ISBN: 9787308150910

內容簡介

古老的絲綢之路是古代世界東西方之間最為重要的 貿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它猶如一條彩帶,將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聯繫在了一起。千餘年來,無數的商人駝隊在這條路上來回穿梭,將各地的物產販運到世界各個角落,同時也把當地的宗教、文化、科技傳播出去,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載體,藉由這條通道,原產於中國的絲綢及蠶桑絲織技藝被傳播到世界各地,並實現了絲綢生產技術的當地化,對世界各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此後,隨着交流的不斷加深,西方的織造風格又反向影響中國的絲綢生產,中國的傳統絲織物上也開始出現西方的題材和設計形式。

可是,古老的 絲綢,究竟是從哪裡 起源?絲綢,是從何年何月踏上了絲綢之路?絲綢在絲綢之路的貿易商品中,有着多大的比例?絲綢在絲綢之路的經濟活動中,占着多高的位置?絲綢之路上的絲綢,究竟產自哪些國家?眾多的問題,多少也困擾着研究或講述絲綢之路的人們。

眾所周知,絲綢之路以絲綢為名,以絲綢作為緣起,但絲綢本身,卻一直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本書正是希望用考古出土的文物,最為珍貴的史實,來說明家蠶在中國得到馴化、絲綢在中國最早起源然後向西進行傳播,並在傳播的過程中得到交流和發展。這正是絲綢之路的由來,這正是絲綢之路上發生的文明互鑒的故事,這也正是絲綢之路的精神和「一帶一路」的目標。

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收錄有榮新江教授和趙豐館長的兩篇論文。第二部分為絲路之綢相關文物展品介紹,根據其年代發展分為源起東方、大道開遠、西域交融和機變新樣四個單元,共包括近 140 件(組)絲綢及其相關出土文物,從不同的方面展示絲綢在中國的起源、傳播以及東西方紡織文化在絲綢之路上的交流。而世界絲綢藝術的變化和技術的提高,正是在這一交流過程中完成,絲綢產品的衣被天下,也正是絲綢之路帶來的輝煌成果。

作者簡介

趙豐, 1982年春畢業於浙江絲綢工學院(今浙江理工大學)絲綢系,師從朱新予和蔣猷龍,1984年獲工學碩士。1995年在中國紡織大學(今東華大學)師從周啟澄,1997年獲工學博士。現任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中國紡織品鑑定保護中心主任,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唯一紡織品文物鑑定委員,國際古代紡織品研究中心(CIETA)唯一中國理事,中國博物館協會服裝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遺產保護科技創新區域聯盟(浙江省)副理事長,浙江省敦煌學研究會會長,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主任。上海東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理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歷年來發表涉及紡織科技史、藝術史、文化史、文物保護科技等多個方面的研究論文150餘篇、獨著或主編出版著作20餘部、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近10項、鑑定紡織文物上千件,尤其在中國絲綢史、絲路之綢和絲綢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上有獨特的見解,自成體系,富有創新。主編《敦煌絲綢藝術全集》,已完成英藏卷和法藏卷,其中《敦煌絲綢藝術全集?法藏卷》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主編的《中國絲綢藝術》的英文版《Chinese Silks》榮登《紐約時報》2012年藝術書籍榜首。其研究引起國際學者的廣泛關注。

目錄

序二

致謝

展覽概要   參展單位

展品出土示意簡圖

歷史年表

第一部分:論文

絲綢之路就是一條「絲綢」之路榮新江

定義與實證:絲綢的起源、傳播與交流趙豐

第二部分:圖錄

作者名表

展品圖錄

第三部分:附錄

專業術語

參考文獻

索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