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嚴東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嚴東升,陝西省西安市人,1913年8月出生,科學家。1937年1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2月離職休養,享受地專級待遇。

簡介

長鋁公司離休幹部、原鄭州鋁廠黨委組織部部長嚴東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11月15日在長鋁公司職工總醫院逝世,享年95歲。 9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家嚴東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9月18日,嚴東生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據《解放日報》報道,嚴東生病重期間及逝世後,中央領導同志、其他有關方面領導同志以各種方式表示關心、慰問和深切哀悼。在24日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以及多位上海市領導前往送別。

在遺體告別儀式上,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 山、張高麗七常委,江澤民、胡錦濤兩位前總書記,劉延東、孫春蘭、李源潮、趙樂際、韓正五位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鵬、朱鎔基、溫家寶三位前總理,吳邦國、宋平、曾慶紅、李嵐清、吳官正、賀國強等退休常委,贈送花圈,對嚴東生予以悼念。 此次對嚴東生病逝表示哀悼的領導人,不管是級別還是人數,今年以來,都屬超高規格。[1]

嚴東升
嚴東升5.jpg
出生 1913年8月1日
陝西省西安市
逝世 2007年11月15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科學家

超高規格送別

據《解放日報》報道,9月24日上午,上海龍華殯儀館周圍滿是前來弔唁的人。十時許,告別儀式開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原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

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偉平,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市領導吳志明、應勇、徐澤洲、沙海林、尹弘等,向嚴東生的遺體三鞠躬,作最後送別。

據24日的《東方新聞》電視畫面顯示,在嚴東生的遺體告別儀式上,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七常委,江澤民、胡錦濤兩位前總書記,劉延東、孫春蘭、李源潮、趙樂際、韓正五位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鵬、朱鎔基、溫家寶前三任總理,以及吳邦國、宋平、曾慶紅、李嵐清、吳官正、賀國強等退休老常委,贈送花圈。

三任總書記、三任總理,同時送別逝者,今年以來較為少見。

近兩年來,最年長退休常委宋平只為嚴東生和老紅軍王丹一(7月逝世)等少數逝者送過花圈。

鐫刻中國科技發展烙印的一生

出生於1918年的嚴東生,17歲時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1946年赴美留學,在伊利諾伊大學,主修陶瓷工學。1949年春,他以全A成績獲得陶瓷學博士學位,被授予四個榮譽學會的"金鑰匙獎"。畢業後,嚴東生受邀留在伊利諾伊大學做博士後,繼續從事陶瓷等無機材料的研究。

留學時的嚴東生

1950年,嚴東生回國,先後任開灤化工研究所副所長、唐山交通大學任教授,後調入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工作。1973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成立後,嚴東生任所長,後歷任中科院黨組書記、副院長。

嚴東生的一生,鐫刻着中國科技發展的烙印。

1956年,中央提出制定《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號召"向科學進軍"。當時,參與討論和制定《規劃》的科研人員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而年僅38歲的嚴東生也在受邀之列。

1984年,嚴東生又代表中科院黨組向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胡耀邦匯報了"關於中國科學院科技體制改革的匯報提綱",經書記處批准於全院試行。據報道,此舉間接催生了中關村的崛起。

嚴東生還有一個稱號--"科學外交家"。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副所長楊建華介紹,嚴東生的英語嫻熟流利。在擔任中科院副院長後,嚴東生與國際科學家進行無障礙對話,推動中國科學界對外交流。

198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來北京找嚴東生,詢問能否為當時世界上的正負電子對撞機提供新型鍺酸鉍(BGO)閃爍晶體,要求尺寸大、數量多。嚴東生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丁肇中的請求。在硅酸鹽所,嚴東生和同事們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大膽創新突破,發明了BGO晶體生長新工藝,並在國際評比中擊敗了各國晶體,獲得了核子中心的訂單。

2007年,丁肇中夫婦看望嚴東生夫婦

據報道,嚴東生80歲後,仍堅持閱讀每一期的英文版Nature和Science,並把相關文章推薦給學生作參考。

前不久升空的天宮二號,也與嚴東生密不可分。天宮二號的耐火塗層和耐燒蝕複合材料,是嚴東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科研成果。

建言獻策為"良相"

"文革"期間,嚴東生也曾受到衝擊,一度離開科研領導崗位,但他一直沒有遠離科研工作。

晚年嚴東生

1977年7月,嚴東生收到一封會議邀請函,邀請他參加8月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科教工作座談會。

那次會議的受邀者共有33人,包括蘇步青、吳文俊、葉篤正等全國科技界、教育界的精英,而主持會議的是剛剛復出的鄧小平。

2014年,嚴東生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回憶,"8月4日那天,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小平同志一坐下就用濃重的四川口音對大家說:'這次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主要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向大家學習。外行管內行,總得要學才行。'會議一共開了9個半天,鄧小平一天不落地參加了整個會議。各位專家依次發言,鄧小平不時插話、提問,使會場上的討論越來越深入。"

在談到高校課程設置時,嚴東生對鄧小平說:"理科大學的學生究竟應該如何培養?現在是學的面太窄了。我們希望大學的專業不要分得太細。專業窄,知識易碎,到研究單位工作困難,結合典型產品進行教學有問題。"

在作中心發言時,嚴東生着重談了科技規劃制訂和科研組織管理問題:"科技不僅本身可以現代化,而且要走在前面,為工業、農業和國防現代化作貢獻。要搞好大協作,搞好協調分工,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我們物質條件比人家差,發揮制度優越性,是我們趕超的本錢。"

據報道,在發言過程中,鄧小平不時提問,嚴東生一一作了回答。在這次座談會上,經過與科學家、教育家的討論,鄧小平做出了恢復高考、召開全國科學大會這兩項重要決定。

與江澤民的交集

據公開信息顯示,此次送別嚴東生,是江澤民今年以來,第三次向逝者表示哀悼。今年6月,中共廣東省顧問委員會主任寇慶延逝世,江澤民表示哀悼;今年7月,獨臂將軍葉選寧逝世,江澤民贈送花圈。

嚴東生一生與江澤民有幾次交集。嚴東生於1987年至1993年擔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期間,江澤民曾主政上海。

據《江澤民在上海1985-1989》一文顯示,江澤民在上海時,利用各種機會,接近科學家,與他們交朋友。

該文稱,有一次,中科院上海分院為嚴東生、蘇步青、錢偉長、李國豪等27位有50年科學生涯的老科學家舉行慶賀活動,江澤民和朱鎔基、吳邦國、曾慶紅等上海市領導一起前往祝賀。

江澤民在慶典上說:今天受表彰慶賀的老科學家都是新中國科學事業的奠基人和學科的帶頭人。新中國成立前後,他們克服困難,遠涉重洋,先後返回祖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長時期以來,為我國科學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並為科學事業造就了一大批新人。他們的功績應當受到黨和人民尊重。

嚴東生是歐美同學會原副會長、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第六、七、八屆會長,而江澤民曾是該同學會會員。

視頻

無機化學家、材料科學家。嚴東升

參考資料

  1. 嚴東升院士--無機材料泰斗,小木蟲- 學術科研互動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