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醫史雜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華醫史雜誌(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中華醫史雜誌》創刊於1947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承辦,是中國醫史學專業學術期刊。

據2018年11月雜誌[1]官網顯示,《中華醫史雜誌》第九屆編輯委員會有委員60人。

據2018年10月31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醫史雜誌》共出版文獻1250篇;總被下載175008次、總被引5599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52、(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93。

據2018年10月3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醫史雜誌》共載文1895篇、被引量為3031、下載量為55703,2015年影響因子為0.09。

辦刊歷史

1947年,《醫史雜誌》創刊,為季刊。

1949—1950年,《醫史雜誌》停刊。

1953年,更名為《中華醫史雜誌》,仍為季刊,由上海遷到北京編輯、出版。

1956年,《中華醫史雜誌》停刊。

1957—1958年,增加保健組織內容,刊名改為《醫學史與保健組織》。

1959—1960年,與中華醫學雜誌合併,名為《人民保健》,醫史內容每期只一、二篇文章

1961年,《人民保健》停刊。

1979年,在中華醫學會醫史學會恢復活動的同時,籌備恢復中華醫史雜誌。

1980年,《中華醫史雜誌》復刊。

2009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0月,正式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據《中國醫學科學年鑑1984》顯示,《中華醫史雜誌》設有中國醫學史,世界醫學史、專科史、文獻學研究,少數民族醫學史、醫學交流史、文物與考古、近現代醫學家, 論壇與爭鳴、書刊評介、醫史教學、短篇報道、要聞紀事、簡訊等專欄。

據2018年11月雜誌官網顯示,雜誌設有特載、述評、專家筆談、醫史論著、文獻研究、論壇與爭鳴、史述、人物、短篇論述、研究生[2]園地、講座、史料鈎沉、醫藥史話、書刊評介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8年11月雜誌官網顯示,《中華醫史雜誌》第九屆編輯委員會有委員60人,設名譽總編輯1人、總編輯1人、副總編輯5人。

1947—1948年,《醫史雜誌》分別編為第1卷和第2卷。1951、1952年,分別出版了第3卷和笫4卷。1953年,更名為《中華醫史雜誌》,出版了第5卷。1954、1955年,出版了第6卷和第7卷。1957年,改刊名為《醫學史與保健組織》,先後共出版兩年,並獨立編卷。1980年,《中華醫史雜誌》復刊後編為第10卷,以後逐年順序編卷。

據2018年10月31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醫史雜誌》共出版文獻1250篇;知網收錄了雜誌1994—2006年發行的52期。

據2018年10月3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醫史雜誌》共載文1895篇。

收錄情況

1980年,《中華醫史雜誌》開始被美國Medline網絡數據庫收錄;2014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0月31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醫史雜誌》總被下載175008次、總被引5599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52、(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93。

據2018年10月3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醫史雜誌》被引量為3031、下載量為55703;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顯示,雜誌影響因子為0.0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436種)中排第6051名。

榮譽表彰

1995年,獲中華醫學會成立80周年期刊金獎。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中華醫史雜誌》力圖通過各專欄,成為交流祖國醫史、世界醫史的學術因地,推動醫史研究和教學工作,為中國醫學科學現代化服務。

視頻

中華醫史雜誌 相關視頻

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顧法明
醫史類中醫著作《醫林蒙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