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專家講座)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人民大學 的圖片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成立於2003年4月,由原社會學系、人口學系合併而成。現任院長為馮仕政教授。

本院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李景漢、吳景超、陳達、全慰天、陳文仙、戴世光等老一輩社會學家即到中國人民大學工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優良的傳統和堅實的基礎。此後,在人口學家劉錚、鄔滄萍和社會學家鄭杭生等先生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大學於1974年在國內最早正式創辦人口學學科,接着又第一批恢復重建社會學二級學科,第一批啟動社會工作學科建設,率先創辦老年學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本院逐漸發展為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培養體系完整,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政啟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響的中國社會學教學和研究重鎮。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10日,入選中國老齡協會公布的「首批老齡科研基地[1]」。

機構設置

目前,本院下設社會學系、人口學系、社會工作系、人類學研究所、老年學研究所。設有社會學、公共事業管理(公共政策與人口管理方向)、社會工作3個本科專業;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人口學,老年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7個碩士點;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點(MSW)1個;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老年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6個博士點;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1個。擁有社會學,人口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擁有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兩個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以及北京社會建設研究院一個北京市重點研究基地。

師資力量

本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63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0人,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新世紀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多人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等重要學術領導職務,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劉新、謝宇、趙鼎新、周雪光等國際知名教授擔任我院兼職教授,Don Trieman、Andrew Walder、Ethan Michelson、林楠、飯田哲也等國際知名教授曾在我院擔任外教。

學術活動

本院辦有《人口研究》、《社會學評論》、《社會建設》三本專業期刊。創建了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等多個大型連續性社會調查。創設了十餘個常設性、品牌性學術活動。本院以上述專業期刊、社會調查項目和品牌學術活動為抓手,積極打造一流學術平台,既為本校社會學學科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是全國社會學學科發展的重要引擎。

本院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學術資源的開放共享,致力於團結國內外同行協同創新,具有鮮明的國際性和開放性。其中,CGSS在國內首開共享數據之先河,至今已向全社會開放8個批次的數據。CEPS和CLASS數據亦已開放。上述社會調查數據庫目前註冊用戶已超過25000人,其中海外用戶超過一半。牽頭組建的中國社會調查網絡(CSSN)聯合全國5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極大地促進了社會學學科建設和國內社會學機構之間的合作。共同發起成立東亞社會調查(EASS),並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社會調查合作組織ISSP。兩個重點研究基地均向國內外同行開放課題申請和駐所研究。三個專業期刊和所有學術活動均廣泛邀請國內外學者參與。

視頻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相關視頻

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畢業視頻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20屆畢業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