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內燃機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內燃機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是中國科協於1981年3月批准成立的,是全國內燃機科技工作者自願組成的非營利的學術性的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學會緊密團結廣大內燃機[1]行業科技工作者,以發展內燃機科技事業為己任,通過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科技諮詢、編輯出版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活動,推進了內燃機行業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促進了內燃機行業科技人才的成長與提高,在行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發揮了科技社團應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學會歷任理事長為:張逢時(第一屆)、史紹熙(第二屆)、何光遠(第三屆)、李守仁(第四屆、第五屆)、張小虞(第六屆、第七屆)、金東寒(第八屆、第九屆)。

機構簡介

學會於1982年4月加入國際內燃機學會(CIMAC),成為CIMAC會員國。於2019年成為其主席國成員,這是該組織成立近70年來,首次由中國人擔任主席職務,是我國參與國際內燃機工作的重要里程碑,體現了我國在該國際組織中地位及話語權的提高。CIMAC每隔3年組織召開一屆國際內燃機大會(CIMAC大會),目前已舉辦至29屆。學會分別於1989年6月和2013年5月在天津和上海承辦了"第18屆國際內燃機大會"和"第27屆國際內燃機大會"。

學會是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橫向聯繫非常廣泛的群眾性科技團體,其橫向聯繫的有關行業達14個。目前擁有會員15000餘名,遍及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有18個省、市成立了內燃機學會。

分支機構

中國內燃機學會下設18個分支機構(含編輯委員會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分別是:大功率柴油機分會、中小功率柴油機分會、汽油機煤氣機分會、燃燒節能淨化分會、測試技術分會、基礎件分會、新材料[2]與表面技術分會、特種發動機分會、燃料與潤滑油分會、航空內燃機分會、後處理技術分會、設計與智能製造分會、編輯委員會、燃料電池發動機分會、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高原內燃機分會、內燃動力智能控制分會和混合動力技術分會。各分會和編委會每年按計劃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