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研究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及地區熱點問題,並就增強中國與地區國家的友好合作建言獻策。開展二軌外交與公共外交,促進中拉人文交流與民心相通。

相關資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成立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8日在北京成立,中國對拉美研究繼續保持近幾年的迅猛發展勢頭,順應了中拉關係向縱深發展的大趨勢,為中拉合作全面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與以往任何時期相比,當前中拉關係的利益紐帶更加緊密,民意基礎更加鞏固,發展勢頭更加強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戚振宏在致辭中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第一家專門從事外交和國際問題研究的機構,也是唯一直屬中國外交部的專業智庫。

「作為外交政策研究的『國家隊』,成立『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旨在加強對這個地區的研究,打造一支新生的研究力量,進一步深化中國和拉美與加勒比國家間的政策溝通、人心相通與互利合作,更好地服務於中拉合作。」戚振宏告訴記者。

出席成立儀式的外交部副部長秦剛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拉美和加勒比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集中的地區,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學者們應當抓住新時代的新課題和新任務進行細緻的研究,為中拉關係發展提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外交部副部長秦剛(左四)在中拉關係研討會上作主旨演講。

中國拉丁美洲學會會長王曉德認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單獨成立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在人才、資源、語言上有着不可比擬的優勢,能充分結合學術研究與外交實踐,對接學術研究[1]與國家需求,推動形成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使學術研究成為促進中拉關係發展的新動力。

進入21世紀以來,中拉關係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拉貿易額從2000年的126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3000億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存量超過了3800億美元。與此同時,19個拉美國家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2]」的諒解備忘錄。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有140多所院校開設了西葡語專業,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機構也超過了60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前副理事長、中國前駐委內瑞拉和烏拉圭大使王珍說,此次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順應了中拉關係大發展以及今後繼續發展的大趨勢,也順應了服務外交實踐以及加強拉美歷史和現狀研究的需求。

外交部拉美司司長趙本堂認為,拉美近幾年的發展體現了政治形勢穩中蘊變、經濟發展進中顯憂、外交政策寬中有緊、一體化進程有進有退的特點,中拉關係則進入了深耕階段,這些現象亟待拉美學界進行深入地研究,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方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