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北斗開放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北斗開放實驗室是以推動「北斗應用」為目標的開放合作與資源共享服務平台,本着「融合、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以「聯合優勢單位、釋放優質資源、創新人才培養、助推北斗發展」為宗旨,助推北斗產業應用發展。孫家棟院士出任北斗開放實驗室主任。北斗開放實驗室·防災減災分實驗室是地震行業首個北斗開放共享試驗平台,由武漢地震計量檢定與測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於2022年8月通過審核並獲得授牌。

機構簡介

本實驗室作為湖北省北斗開放共享資源的聚集區和輻射中心,主要服務於防災減災領域的北斗應用,以及湖北省北斗產業發展,提供儀器、數據、專家和科研成果等資源的開放共享。實驗室[1]建立了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提供共享儀器主要包括GNSS信號模擬器、採集回放儀等30餘台套高精度標準設備,設備原產值超1000萬;共享數據資源包括湖北北斗計量測試基準網9個連續運行基準站的觀測數據;建有29名專家的專家庫,包括長江學者1名,國家級人才計劃人員4名,國家傑青1名,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1名。

人才培養

目前,本實驗室為武漢大學[2]、中原電子、長江水利委員會等近百家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提供設備共享服務;累計共享30000餘小時連續觀測數據;為武漢科技大學、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提供實訓基地,培養北斗方向人才;設立研發課題,形成《全球定位系統(GNSS)接收機(測地型和導航型)檢定規程》《監測型GNSS接收機校準規範》《影像RTK校準規範》等多項科研成果。實驗室通過釋放優質資源,補齊行業短板,推動北斗與防災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實驗室的分類及其作用,搜狐,2022-08-12
  2. 【每日一校】武漢大學 ,搜狐,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