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小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小鯢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中國小鯢

界:動物界

蠑螈目

小鯢科

小鯢屬爬行動物

中國小鯢 ,為蠑螈目小鯢科小鯢屬爬行動物。 [1]

簡介

中國小鯢:別名,為蠑螈目、小鯢科小鯢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中國特有物種,分布於湖北、浙江、福建、湖南、貴州,棲息於海拔1400-1500m山區凹地水塘附近,植被繁茂的次生林、雜草和灌叢內。1889年命名,曾在上世紀30年代後銷聲匿跡,瀕臨滅絕,1986年與國寶大熊貓一起被國家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該有3億年歷史、與恐龍同處一個發展時代,堪稱珍貴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學家譽為研究古生物進化史的「金鑰匙」。

靠肺和濕潤的皮膚交換空氣呼吸,不能離水陸棲時間太長,以苔蘚或節肢動物幼蟲為食。是我國特有的珍貴野生動物,看上去似蜥非蜥,似魚非魚,跟娃娃魚相似,但卻小很多。它並非魚類,而是一種兩棲爬行動物。

科目分類:蠑螈 生存環境:濕地 顏色分類:褐色_灰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20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15年 適宜溫度:20℃±4℃ 食物飼料:昆蟲

中國小鯢形態特徵

全長16-20cm。頭大扁平,吻端圓,尾末端呈刀片狀,淡黃色,綴有黑色星點,長有4足。尾短於頭體長。背面為均勻一致的角黑色。腹面淺褐色,散以深色斑。眼背側位,瞳孔圓形。鼻孔略近吻端,鼻間距略大於或等於眼間距。無唇褶,有喉褶。軀幹粗短而略呈圓柱形。

中國小鯢生活習性

棲息於丘陵或低山。非繁殖季節能陸棲生活,平時多隱藏於潮濕疏鬆泥土、腐葉層或石塊下方,常可從耕地下或腐枝爛葉中挖出。

中國小鯢飼養方法

陰雨天或傍晚到地表活動,攝食蚯蚓、昆蟲或其它節肢動物及其幼蟲。

中國小鯢雌雄分辨

中國小鯢繁殖方式

11-12月到水塘內交配產卵,卵袋成對沉於水底,呈C形,卵袋長約25cm,直徑10cm左右,每對卵袋內含卵60-80粒。繁殖水域水質清澈pH7,水塘水深5-30cm,卵袋多產在水深10cm左右處。孵化期40天左右,幼體有互相吞食現象。卵群在室內孵化和飼養4個月,亞成體全長約6cm。

參考來源

  1. 中國小鯢,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