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是2009年8月1日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倬雲。該書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第十一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的演講集。

基本內容

定價:16.00元

又名: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作者:許倬雲

開本:32開

ISBN:9622015549、9789622015548

出版社: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8月1日

裝幀:平裝

頁數:124

書名: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

內容簡介

作者從比較文化的宏觀角度分析中國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轉變,指出中國文化在發展之初有兩個特色:一是透過天命觀念去理解天人合一的奧秘;二是藉著親緣觀念來建立社會組織。在討論近代文化的轉變時,他指出中國知識分子所面對的種種困難: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保守抗拒進步,傳統抗衡現代。作者認為中國文化的演變是有來龍去脈的,我輩炎黃子孫的使命是使文化力求改進,以適應多國家、多文化競爭。

推薦

◆ 講座及叢書概況 ◆

1、錢賓四學術文化講座由錢穆(字賓四)先生於1978年首次開講,先後有李約瑟、小川環樹、狄百瑞、朱光潛、陳榮捷、楊聯升、余英時、劉廣京、杜維明等十餘位中外大家開講

2、錢賓四學術文化講座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將「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整理成系列並出版,每位演講者一講一書。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首次與內地出版機構在大陸地區合作批量出版學術文化著作。

3、錢賓四學術文化講座持人文主義教育理想,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探討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發揚學術風範,培養文化風格,自首次開講至今,講座的內容與影響均獲得海內外學術界之重視。

《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香港中文大學以錢穆先生字(賓四)冠名的「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跨時三十年,僅十一位大學問家登壇開講,立足中國傳統文化,放眼世界,以闡述、創新中國文化為己任,高屋建瓴,深入淺出,見解卓然。

作者簡介

許倬雲,教授,江蘇無錫人,1930年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1953)及文科研究所(1956),1962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及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及社會學系教授,1983年任校聘講座教授,1980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86年獲選為PhiKappa榮譽會員,1991年至1992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度講座教授。

許倬雲教授不惟精通中國古代史,嫻熟近代西方科學,更善於應用社會科學理論歷史。主要著作有AncienChinainTransition、HanAgriculture、WestenChouCivivlization、《西周史》、《求古編》、及《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等。

圖書目錄

迎許倬雲教授到新亞書院講學(林聰標)

序 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若干省思

第一講 中國文化的形成

第二講 中國文化的演化

第三講 中國文化的轉變

附錄一:論雅斯培樞軸時代的背景

附錄二:中國文化演變周期概論[1]

參考文獻

  1. 中國文化發展的歷程豆丁網,2016-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