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斯里蘭卡聯合科教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斯里蘭卡聯合科教中心(簡稱中斯中心)為中國科學院設在境外的非法人單元,依託南海海洋所建設,是中科院科技支撐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際舉措。斯里蘭卡是印度洋國際航道要衝,其周邊海域是印度洋水汽進入東亞地區的主要通道,是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

機構簡介

在海洋觀測方面,從2010年開始每年一次執行東印度洋航次,自2012年開始在斯里蘭卡南部建設熱帶海洋環境聯合觀測中心。與斯里蘭卡水生資源研發署和海洋環保署合作在斯里蘭卡周邊海域開展航次調查和定點環境監測。

在民生需求方面,自主研發了斯里蘭卡周邊海域海洋氣象預報系統[1],與斯里蘭卡氣象局合作,實時向相關部門發布預報信息,服務於斯里蘭卡的防災減災。針對飲用水可能導致斯里蘭卡不明原因腎病,中-斯中心在斯里蘭卡開展水處理技術研究與示範合作。

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支持下,成功開辦海洋科學碩士班,培養青年海洋科學人才,截止2018年底,有近40名學生在讀。自2015年起,連續召開中斯系列季風氣候與海洋環境變化聯合研討會,有較大的社會影響。中斯中心以實際工作踐行「一帶一路,科教先行」,保障各項重點合作項目的順利實施,培養一支年輕、有活力、有志於印度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際隊伍。

相關資訊

中國—斯里蘭卡科教中心舉行主任聘任儀式

3月23日,中科院中國—斯里蘭卡聯合科教中心(以下簡稱中—斯中心)主任聘任儀式在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舉行。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向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員王東曉頒發聘書。

張亞平肯定了中—斯中心多年來在海氣立體監測網絡、海域預報系統、水處理技術與示範、斯里蘭卡遙感圖集等方面作出的貢獻,同時要求該中心進一步發揮服務支撐國內單位和當地政府的功能,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機制。

王東曉感謝中科院及依託單位南海海洋所在中—斯中心建設、研究生[2] 培養等方面的支持。他匯報了中—斯中心的建設情況和工作建議,並表示將繼續努力,把該中心建設成中科院境外綜合研究實體性海洋觀測定點站。

據介紹,目前中科院共有9個涉外機構。中—斯中心成立於2015年8月,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任理事長,南海海洋所為依託法人單位,院內成員單位包括生態環境中心、聲學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等。該中心是中科院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大戰略布局,也是落實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問斯里蘭卡時見證簽署的《中國科學院與斯里蘭卡高等教育部合作協議》的重要舉措。

據悉,該中心擁有中科院設在境外的第一家實體性海洋觀測定點站,擁有國科大兩個海外教育與科研中心,已初步建成熱帶印度洋海洋氣象立體觀測網絡,服務支撐國內單位開展對斯科教合作,現正建設中斯水處理技術研究與示範中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