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天然林生態研究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天然林生態研究組本團隊基於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開展亞熱帶主要天然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過程與格局的研究,揭示氣候變化和人為干擾對天然林生理生態影響機制,提出天然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服務功能提升技術,開發生態產品。

一、負責人簡介

周本智,男,森林生態專業,博士[1]研究員。2012年擔任森林生態研究組首席專家、錢江源森林生態站站長。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SCI收錄30餘篇,出版專著3部。主持國家基金3項,「115-145」科技支撐(重點研發)專題4項,林業行業專項課題3項,948引進項目1項,院(所)長基金重點項目3項等。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擔任中國林學會森林生態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生態學會理事、浙江林學會森林生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二、團隊研究方向

1.亞熱帶天然林生態系統結構、生態過程與功能長期定位監測:基於錢江源生態站的水、土、氣、生觀測群落生態,進行生態過程分析。

2.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與氣候變化:開展人為干擾和自然干擾對天然次生林生態系統過程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側重極端氣候事件對碳水循環影響,提出森林生態環境效應與生態適宜性評估方法體系和規劃方案。

3. 天然林保護與恢復技術(生態系統經營):緊密結合國家林業發展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結合地方林業發展需要,側重森林近自然經營和管理,提出亞熱帶天然林資源保護、生態恢復、可持續利用和功能提升的森林生態系統管理技術和模式,為區域生態系統服務提升提供科技支撐和模式。

4. 天然林多功能服務評價與生態產品研發:圍繞天然林調節(水土氣)、文化(美學、精神、娛樂等)服務功能進行評價,重點開展森林康養等生態產品的研發和設計。

三、取得主要成績

1.亞熱帶典型樹種和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基於長期定位觀測和控制實驗手段,持續開展我國亞熱帶地區典型極端氣候事件生態影響研究,闡明了冰暴、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對人工竹林、天然闊葉次生林生態系統結構、碳循環以及光合生理的影響機理,揭示了森林對極端干擾的響應機理及森林受災機制。

2. 亞熱帶東部典型森林生態系統重要生態過程監測與研究。以廟山塢自然保護區為例,分析了本區動植物資源及其區系特徵,闡明了主要森林類型小氣候特徵、水文過程特徵、生物量和碳儲量特徵,以及養分循環特徵,揭示了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主要生態過程機理。

3.生物質炭添加的生態效應研究。以毛竹個體和林分為對象,開展生物碳對亞熱帶典型植物和林分的生態影響研究,發現生物質炭添加通過增加細菌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優化根系形態和擴大根際區域,改變微生物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並促進林木生長;揭示低濃度生物質炭添加通過增加10–20cm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明顯降低土壤碳排放的影響機制。

4.基於區域尺度杉木人工林氮磷計量特徵研究。通過在我國亞熱帶杉木主產區12個省份的19個樣點實地取樣,結合文獻薈萃分析 (Meta分析) ,運用生態化學計量學和養分重吸收理論,系統開展了區域尺度上杉木林植被-土壤-凋落物連續體氮磷化學計量學研究。通過文獻分析與野外實測的交叉驗證,首次提出中國亞熱帶杉木生長受N限制的三個證據,即低N:P、低N變異性和高P重吸收率。研究還發現,葉片P含量、N:P和 P重吸收效率表現出海拔變化模式,主要受土壤P含量的調控;太陽輻射能夠直接或間接通過調控溫度、降水和土壤養分等對葉片N、P計量特徵產生影響,提出了在未來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地球化學模型構建中引入太陽輻射的必要性。這是首次在區域尺度上對單一樹種氮磷化學計量學特徵及環境影響因子開展研究,深入揭示了區域尺度杉木人工林養分限制機理及其環境驅動機制,對杉木人工林養分管理和可持續經營具有重要意義。

5.森林植被空氣負離子時空動態及其與生物和環境的關係。基於4年的野外定位觀測和人工氣候室控制實驗,開展了森林植被空氣負離子濃度時間-空間動態特徵及生物、環境影響研究,首次證實了森林植物對空氣負離子的正向效應,並存在種間差異,揭示了植物葉片特徵、光合生理,和大氣溫濕度、空氣顆粒物等環境因子的空氣負離子的效應機制。闡明了空氣負離子[2]濃度的日動態、季節動態和年動態及其區域特徵,並發表了首份《長三角森林植被空氣負離子監測報告》,首次從森林空氣負離子時空差異的角度提出了開展森林康養活動的時間、季節及森林類型的建議。該項成果對深入理解森林植被的空氣負離子效應機理及其環境影響機制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對推動區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和林業產業供給側改革,培育區域新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四、成員組成

團隊現有成員6人,其中研究員1名:周本智;高級工程師1名:史久西;副研究員3名:李正才、葛曉改、曹永慧;助理研究員1名:格日勒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