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林木種質資源研究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林木種質資源研究組本團隊以高效經濟、生態建設樹種的種質資源發掘、收集、創新、評價與利用為主線,開展林木重要性狀遺傳變異規律研究和優異種質資源的選育,構建配套培育技術,服務國家林業建設與經濟發展。

一、負責人簡介

姜景民:男,中國林科院森林植物學碩士學位、林木遺傳育種學博士學位畢業,1987年參加工作,2001年任職研究員,林木種質資源研究方向首席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1]

長期致力於國外松良種選育與高效培育和鄉土經濟樹種資源的開發利用,開展了濕地松、火炬松等脂材定向育種與高世代種子園建設,收集研究椿類樹種、檫木、無患子、含笑類等用材、景觀、植化樹種的種質資源,構建育種技術體系,選育優異品種並研建配套繁殖技術,支撐建設了多處國家級、省級種質資源庫和林木良種基地。

兼任中國林學會樹木引種馴化專業委員會、松樹分會副主任委員、林木遺傳育種分會常委,浙江省林學會林業種苗花卉專業委員會、植物園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受聘國家林草局林草種質資源專家技術委員會成員、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等。

二、團隊研究方向

1、鄉土樹種種質資源群體遺傳結構、性狀遺傳變異規律、樹種器官發育和有效成分積累規律、環境調控響應機制等;

2、主要樹種種質資源重要性狀分子標記和智能化測定技術、高世代種質資源創製技術、目標種質資源評選技術;

3、種質資源收集與種質資源庫建設管理技術、優良種質資源擴繁與產業化生產技術、優良品系生產群體經營管理制度;

4、杉木[2]、國外松等材用林、脂用林空間結構調控、林分生態經營技術模式,次生林主要樹種種群動態演替與目標樹經營技術。

三、取得主要成績

1、國外松良種選育與高效栽培技術。圍繞濕地松、火炬松速生用材、高產脂培育目標,持續開展育種群體構建與評價,並創製了與加勒比松的種間雜交群體;研究開發國外松基因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和高通量表型測定等技術,提高了選擇育種效率;已構建兩樹種的高世代育種群體,在浙江、江西、安徽、河南等建立了多處濕地松、火炬松二代種子園,審認定了火炬松國家級種子園良種和濕地松、火炬松、濕加松、火加松省級種子園、家系材用、脂用良種。系統研發了濕地松脂、材定向、兼營林分高效經營模式,牽頭制定了國家林業行業標準《濕地松、火炬松培育技術規程》。

2、椿樹材用、菜用良種選育與高效栽培技術。系統收集了香椿、毛紅椿全分布區種質資源,全面研究了群體遺傳關係和主要性狀遺傳變異規律;率先獲得香椿高質量基因組,揭示了萜類、花青素等生物合成的相關途徑和多個性狀的遺傳多樣性,為其分子育種提供了理論基礎;性狀信息便捷化、精準化採集技術與傳統育種測定技術相融合,高通量篩選了速生、抗逆、養分高效利用、高心材率、高營養成分等優異種質,構建了核心種質群體和材用、菜用育種群體;建成國內第一處毛紅椿無性系種子園,並選育了高心材率家系,培育出四季採摘菜用香椿品種『椿秋紅』,建立了品種快繁體系。牽頭組建椿樹國家創新聯盟,引領推動了菜用香椿高效產業的蓬勃發展。

3、無患子種質資源發掘與果用林建設技術。基於無患子果實皂用、油用和秋色育種改良目標,收集保存了無患子屬全分布區種質資源,營建了國家級種質資源庫;探明了群體遺傳多樣性格局和經濟性狀變異規律,篩選出優異種質資源,開展了多地點無性系/家系遺傳測定,已選育出果用無患子優質高產母樹林種子和無性系省級良種。探明了無患子花果發育特性,掌握了種實表型、組分變化規律以及落果生理機制,明確了果用原料林立地和密度、株型管理效應,研製了原料林營建模式和早實豐產技術,技術成果已在浙江、湖南、貴州等地推廣轉化。

4、其它林木種質資源收集、選育。圍繞南方山地景觀美化彩化目標,收集速生優質用材兼優良景觀效果樹種檫木、楓香等樹種種質資源,開展優良種質資源評選,支撐建設了檫木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已審定檫木母樹林良種一個。長期開展木蘭科重點是含笑類樹種種質資源收集與品種化選育,已獲植物新品種保護權7個,省級良種2個,支撐建設了木蘭科樹種國家級種質資源庫。收集了薔薇科木瓜屬樹種種質資源,建立了木瓜屬省級種質資源庫。

四、成員組成

欒啟福:男,林木遺傳育種學博士,副研究員,林木遺傳育種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林木數量、分子遺傳學,國外松遺傳育種。

劉軍:男,林木遺傳育種學博士,副研究員,林木種質資源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林木群體遺傳,椿類樹種及其他珍貴闊葉樹種種質資源與培育。

孫洪剛:男,森林培育學博士,副研究員,森林培育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林林分結構與經營,杉木、國外松木材定向培育、次生林結構調控與改造。

邵文豪:男,林木遺傳育種學博士,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森林植物資源,無患子、木瓜等果用、植化樹種種質資源評價與培育。

李彥傑:男,新西蘭Canterbury大學理學博士,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林木性狀大數據智能技術採集,林木表型組學,智慧林業。

譚梓峰:男,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森林植物資源,苗木培育。

刁姝:女,林木遺傳育種學博士,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林木分子遺傳學,國外松、含笑性狀發育與分子育種。

范艷如:女,林木遺傳育種學博士,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林木分子遺傳學、林木細胞工程。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博士生導師? ,搜狐,2022-11-25
  2. 杉木的種類分為哪幾種?,搜狐,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