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複合農林業研究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複合農林業研究室成立於1980年,是中國林學會林業氣象專業委員會林業氣象專業會、國家林業局CFERN黃河小浪底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的掛靠單位。研究室主要從事複合農林業、植被恢復與重建、林業[1]氣象、生態系統長期監測等方面研究。當前複合農林業研究室的主要科學目標為:

科學目標

1.長期監測暖溫帶典型人工林生態系統及農林複合生態系統,重點揭示生態系統水、熱、碳、氮等物質與能量循環規律及驅動機制;

2.揭示暖溫帶低丘山地植被恢復機理,試驗示範低丘山地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技術;

3.評價暖溫帶地區陸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價值,提出合理利用區域資源與適宜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農林業種植及經營模式。

根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發展的總體規劃,結合國際科學前沿、國家需求和自身優勢,準確把握國際科學發展的綜合化、系統化和交叉滲透融合的大趨勢,研究室現階段的主要研究方向為:

1.生態系統學:重點研究暖溫帶山地人工林生態系統、農林複合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生態系統評價、管理及可持續發展模式;

2. 林業生態工程學:重點研究農林複合系統構建與種間調控技術、農田防護林結構優化配置技術、暖溫帶山地植被退化機理和恢復技術;耐鹽鹼植物材料篩選繁殖技術、鹽鹼地綠化及鹽鹼土生物治理技術。

3.農林氣象學:重點研究暖溫帶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平衡過程、林木水分利用特性及調控機制、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的氣候效應及其對農林業生產的影響。

研究室主任:張勁松研究員。

研究成果及水平

已完成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等50餘課題,取得30餘項目科研成果 ,其中9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近10年,出版着作6部,在《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Journal of Hydrology》、《Plant Soil》、《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生態學報》、《農業工程學報》、《林業科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20餘篇。取得6項軟件登記、4項地方標準、1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項國家發明(申請)專利、1項國際發明(申請)專利。

在農林複合系統結構與功能、林木水分利用特性及監測技術等研究與應用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同步水平。並在華北山地南端人工林生態系統碳交換及碳匯能力、耗水特徵、農林複合系統種間水分關係、樹木液流&蒸騰測算誤差校正技術體系等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