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文化和旅遊研究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文化和旅遊研究地(簡稱國家文旅研究基地)是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12月在全國設立的25個「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之一。國家文旅研究基地是在2006年原文化部批准設立的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基礎上組建的服務新時代文旅發展的高端智庫,也是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和旅遊綜合性智庫。

機構簡介

國家文旅研究基地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4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占60%,擁有博士學位[1]的占95%以上。此外,從其它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聘任高層次專家30餘人為基地研究員。

在原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基礎上,基地研究人員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層次項目10餘項,教育部、文旅部、山東省等省部級項目30餘項。出版各類着作和研究報告50餘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重要論文200餘篇,涵蓋文化產業、旅遊產業、公共文化等多個領域。

服務功能

基地注重發揮智庫的社會服務功能,將理論研究與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和地方文化旅遊發展獻計獻策。近年來,先後承擔多項原文化部重點招標課題和地方政府諮詢報告以及140餘項企事業單位委託的橫向課題,開展各類文化旅遊培訓近200場次,取得了顯着的社會效益。

交流與合作

基地在文化旅遊領域積極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和智庫機構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和智力合作。近年來,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多種方式,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韓國、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國港澳台地區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

合作研究

基地將發揮智庫的各項功能,以發展成為國家文旅事業「思想庫、智囊團」為目標,建設國家級高端智庫。十四五期間,基地將繼續推動文旅理論研究,注重服務現實需求,把理論和現實問題緊密結合,加強對文化和旅遊領域重大現實問題和重要政策議題的研究,突出文旅與數字技術、海洋科技、城市發展、鄉村振興等學科和領域的交叉融合,建立文化旅遊新的研究生長點。繼續保持原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優勢,突出海洋特色,立足山東和青島,面向全國沿海區域拓展社會服務空間,並拓展東亞區域尤其是日韓文化產業及文旅合作研究。

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國家文旅研究基地依託中國海洋大學文化、旅遊、海洋等多學科交叉的優勢,充分融合各學科研究資源,立足山東、輻射全國,深入開展文化產業和文旅融合領域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同時充分發揮好智庫的決策備詢作用,開展各類社會服務工作。為新時期國家和地方文化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為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2]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