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學實驗教學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學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3年,是依託於中國海洋大學最具海洋特色的海洋環境學院建立的。海洋環境學院具有深厚的學科基礎,物理海洋學在1981年被國家確定為首批博士點之一,1988年物理海洋學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1],2007年所在的一級學科成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物理海洋學學科綜合排名一直處於全國第一,是中國海洋科學(物理海洋)人才培養的搖籃,培養了中科院胡敦欣院士等一批海洋教學、科研和管理領域的高級人才。

中文名實驗。

中心條件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學實驗教學中心的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期,那一年廈門大學海洋系理化組併入山東大學的海洋研究所成立海洋系,由中國海洋科學奠基人之一,著名物理海洋學家、海洋教育家赫崇本教授[2]任首任系主任。同時成立了海洋調查實驗室和氣象實驗室,赫崇本教授親自擔任海洋調查實驗室主任,為海洋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加強學生的流體力學素養,1982年海洋學系又建立了流體力學實驗室。1991年海洋學系被國家確定為首批15個理科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海洋學實驗教學體系得到了長足發展,相繼建立了海洋大氣數值模擬實驗室和衛星海洋學實驗室,將現代化的實驗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本科教學之中。2003年學校整合上述5個實驗室,成立了海洋學實驗教學中心。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的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由學校任命。中心成立後大力開展了海洋學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工作,制定了發展規劃。2006年,利用學校搬遷嶗山校區的契機,重新規劃了實驗中心的布局,新建了物理海洋與海洋學實驗室,負責培養學生物理模型實驗的能力,至此中心構建了現場觀測、物理模型、數值模型的實驗教學平台,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海洋學實驗教學體系。

五年來,學校利用211和985等建設經費對本中心投入2400萬元,設備年更新率高達75%,現有設備總值2308.3萬元,實驗室面積2760.9平方米。中心現有26名專職人員,肩負着海洋環境學院5個專業以及全校20餘個相關專業5.1萬人時/年的實驗教學任務。

大學團隊

目前中心有海洋學國家級教學團隊一個,山東省教學名師一名。中心近5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以及校級教學成果獎5項。「海洋學」、「物理海洋學」和「衛星海洋學」三門課程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心教師編寫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海洋調查方法》和十一五規劃教材《海洋調查方法導論》被全國涉海高校使用。中心現承擔國家理科人才基地建設項目兩項,國家級理工科實踐教學改革項目兩項。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心已具備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軟硬件實驗教學條件、高水平的實驗教學隊伍和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了「目標導向、理實交融」的實驗教學理念,成為了特色鮮明的現代化開放式的實驗教學中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