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物候觀測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物候觀測網(Chinese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CPON)是在着名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的倡導下,於1963年建成的多學科、跨行業、跨地域的科技基礎條件平台。CPON現有觀測站30個,其中自然物候觀測站26個,觀賞性花木觀測基地4個,主要觀測物種為木本植物。

各地觀測站的觀測對象包含35種共同觀測植物、127種地方性觀測植物、12種動物、4種農作物和12種氣象水文現象。木本植物觀測的主要物候期為:葉芽開始膨大期,葉芽開放期,花芽開始膨大期,花芽開放期,開始展葉期,展葉盛期,花序或花蕾出現期,開花始期,開花盛期,開花末期,第二次開花期,果實成熟期, 果實脫落開始期,果實脫落末期,葉開始變色期,葉全部變色期,開始落葉期,落葉末期。草本植物觀測的主要物候期為:地下芽出土期,地面芽變綠色期,開始展葉期,展葉盛期,花蕾或花序出現期,開花始期,開花盛期,開花末期,第二次開花期,果實成熟期, 果實脫落開始期,果實脫落末期,種子散布期,開始黃枯期,普遍黃枯期,完全黃枯期。CPON收錄了1963年至今的物候觀測記錄,逾10萬條。CPON是資源環境數據共享、對公眾進行環境教育和宣傳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環節,是群眾參與環境保護[1]、生態建設和認識地球系統的基礎性平台。

相關資訊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中國物候觀測網』自動物候監測系統研製」通過驗收

6月3日,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中國物候觀測網』自動物候監測系統研製」結題自評估驗收會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召開。評審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國家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王橋院士分別擔任組長和副組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王森研究員擔任主審專家;其他評審專家有: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黃鼎成研究員、北京大學劉鴻雁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張立強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王涌天教授[2]、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甘甫平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曹晉濱教授、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段曉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研處廖曉勇處長、崔璟項目主管,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和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10餘位項目骨幹成員參加會議。

項目負責人葛全勝研究員分別從立項背景、指標完成情況、主要進展、推廣應用以及經費使用等方面進行了細緻匯報。之後,戴君虎研究員等項目骨幹演示了在11個站點部署的10台多光譜相機和25個多光譜探頭組成的「中國物候觀測網」自動物候監測系統實時在線良好運行情況,現場測試了相機和探頭的光譜範圍、通道數、信噪比、有效像元數等指標,並通過北京靈山站和內蒙古呼倫貝爾站的相機光譜數據,清晰展示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溫帶草原優勢群落的整年季相變化,以及建群種從春季萌芽、開花至秋冬季葉片枯黃、凋落的物候更替過程。通過聽取自評估匯報、審閱結題材料、現場檢查系統運行,與會專家對項目組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確認研製的相機和探頭在光譜波段數、光譜寬度、量化範圍、信噪比、自動控制情況和應用方式等方面指標全部達到項目設計目標,成功實現了儀器的自動控制和在線運行功能。其中,實際光譜通道數、量化範圍、信噪比和有效像元數等指標超過計劃書設計標準。

參考文獻

  1. 環境保護的概念和內容 ,搜狐,2017-11-25
  2. 教授也有等級之分? ,搜狐,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