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瓷器鑑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瓷器鑑定

來自 豆瓣讀書網 的圖片

中國瓷器鑒一書打破了傳統的以朝代順序排列而進行敘述的方式, 從中國瓷器的發展規律出發,將各個歷史時期,各個窯口出現的瓷器新品種的特點、造型、紋飾、釉色及如何簽定做了詳盡的描述

基本內容

李輝柄的《中國瓷器鑑定(上下)》分上、下兩篇;上篇瓷器的時代特徵,下篇瓷器的窯口與年代歸屬,即什麼時代產生什麼瓷器,什麼時代的瓷器又必然歸屬於它的所屬時代。這是鑑定瓷器的兩個方面。

本書有陶瓷·陶瓷·藝術收藏品·收藏·文化·工藝·陶器·鑑定

作者簡介

李輝柄,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祖籍湖南臨澧,1933年生於湖北沙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始,跟隨我國著名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研習陶瓷。調查了全國南北各地古代瓷窯遺址,對故宮博物院清宮珍藏的官窯瓷器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先後發表了調查報告、考證、論述文章百餘篇,一百多萬字。參與撰寫了《中國陶瓷史》、《中國陶瓷》教程的有關章節;主編《中國陶瓷全集》之《鈞窯》、《中國美術大全》陶瓷卷的《隋唐五代》、《宋代》(上、下)共五卷;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中的《晉唐名瓷》與《宋瓷器》卷等;編輯出版了《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個人專著《宋代官窯瓷器》、《中國瓷器鑑定基礎》等。

八十年代以來,多次參加有關中國陶瓷的國際討論會。現任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受聘南開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歷史淵源

陶瓷器是歷史的產物,什麼時代產生什麼器物,把握與認識各個時期陶瓷發展的特徵,是我們判斷窯口與鑑定時代的基本出發點。瓷器上的不同特徵與風格(工藝上的痕跡),又是我們劃分它的窯口與鑑定時代的科學依據。因為在各時期的傳世和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陶瓷器上,必然會打上各個時代的烙印。

目錄

前言

上篇 時代特徵

第一章 陶器的起源及其工藝成就——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約公元前7000—公元前2000年)

第一節 陶器的起源

第二節 陶器發展的早期階段——紅陶

第三節 陶器發展的中期階段——彩陶

第四節 陶器發展的晚期階段——黑陶、灰陶

第五節 制陶工藝成就

第六節 陶器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

第二章 原始青瓷的出現與青瓷的燒成——商至漢代的陶瓷(約公元前2100—220年)

第一節 原始青瓷的孕育

第二節 原始青瓷的出現

第三節 原始青瓷的發展

第四節 早期青瓷的出現與發展

第五節 青瓷的燒成

第三章 青瓷的發展與白瓷的出現——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瓷器(220—581年)

第一節 青瓷的正名

第二節 南方青瓷

第三節 北方青瓷

第四節 北方白瓷的出現

第四章 白瓷的發展與「南青北白」的形成——隋、唐、五代的瓷器(581-960年)

第一節 南北青瓷的融合與發展

第二節 《茶經》中記載的著名瓷窯

第三節 白瓷的發展與「南青北白」的形成

第四節 唐代陶瓷的工藝成就

第五節 五代瓷器特徵與制瓷工藝的改進

第五章 「官窯」的建立與「民窯」的大發展——宋代的瓷器(960-1279年)

第一節 什麼是「官窯」

第二節 「官窯」的建立及其對「民窯」的影響

第三節 「民窯」的性質及其特徵

第六章 北方瓷窯的衰落與南方瓷窯的新發展——元代的瓷器(1279-1368年)

第七章 我國瓷器燒造中心的形成——明、清時代的瓷器(1368-1911年)

下篇 窯口與年代的歸屬

第八章 瓷器鑑定是一門科學

第九章 隋唐瓷窯的鑑別

第十章 宋代官窯的鑑別

第十一章 宋代民窯的鑑別

第十二章 瓷器年代的鑑定

第十三章 通過實踐提高鑑定水平

結語

後記

瓷器的文化發展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淨;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緻,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鈞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