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鐵路列車車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原圖鏈接來自 央視網 的圖片

中國鐵路列車車次是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現中國鐵路總公司對不同行駛方向、不同車種、不同行駛區段和不同運行時刻的列車編訂的標示碼,以方便區別。

目錄

概要

車次用拉丁字母阿拉伯數字表示,按行駛方向的不同以單雙數來區別。當列車行駛方向為線路的上行方向,車次的數字為雙數;反之經線路下行方向運行,車次的數字為單數[1]。如果列車在運行途中由上行變成下行或由下行變成上行,都要更換車次。列車運行方向的上行或下行方向依以下幾個方針界定:

  • 北京為中心,從北京始發的列車為下行,開往北京方向的列車為上行。
  • 在連接北京的鐵路幹線上往北京方向運行為上行,反之下行。
  • 如果所經鐵路與北京不連通或為支線,則以朝向北京的幹線方向為上行,背離北京幹線方向為下行。
  • 在同一條鐵路線上,由靠近線路起點的車站開往靠近線路終點的車站為下行,反之為上行。

中國境內現行運營里程最長的車次為廣州站拉薩站的Z264/265、Z266/263次列車,運行全程為4980公里,途徑廣東、湖南、湖北、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及西藏共八個省區。運行時間最長的車次則為杭州站阿克蘇站的K594/5次列車,全程運行68小時17分。

復車次

在實際運行中,一趟列車在一個方向可能會使用兩個或更多的車次。例如,由北京西發往南寧的T289/288次列車,在北京西至玉林(不含)之間,經京廣鐵路湘桂鐵路、益湛鐵路、馬玉鐵路,均屬下行並使用T289的車次。到達玉林站後,列車轉向黎湛鐵路並變為上行,換用車次T288。到達黎塘站後,列車下行,重回湘桂線,再次使用車次T289直至抵達終點站南寧。而南寧到成都的K142次列車,中途經過黔桂鐵路的起點柳州站,所以在柳州至貴陽段車次變換為K143;在貴陽重慶段該車變換回K142;但由於在成都鐵路局內運行時間非常長,如果只用兩個車次則會令第二天的車車次重複,容易造成混淆,所以列車到達重慶站的時候,車次會變成K140,而不是繼續使用K142。相同的情況在一些需要在某局運行長時間的列車也有出現。而占用車次最多的列車曾是北京-丹東的2251/53/56/57次與丹東-北京的2258/55/54/52次,共占用8個車次。

根據鐵道部的技術管理規程,列車的運行方向以鐵道部的規定為準,但樞紐地區的列車運行方向則由各鐵路局規定,即可以人為規定上下行方向,而非按照以上準則。例如南京西站南京站的線路在南京站與京滬鐵路連接,如列車由南京西站開往南京站,理論上為上行,但因為此線路位於南京樞紐中,因此列車經由此線路運行時可以不更改車次。另外,在個別區間,使用直通車次時,可與規定方向不符。又例如北京地下直徑線中,北京西站北京站方向既有單數車次(如Z621次列車)、也有複數車次(K7752次列車)列車開行,反之亦然。

旅客列車

除了以阿拉伯數字來表示車次外,部分客車車次還在阿拉伯數字前加上代表列車種類的漢語拼音的首字母,但在廣播時,鐵路部門要讀成車種首字發音;例如,T讀「特」、K讀「快」、L讀「臨」[2]

另外,「管內」表示列車行駛區段在同一個鐵路局的管轄範圍之內,而與之相對的「直通」,則代表列車運行區段超過一個局的管轄範圍。

視頻

中國鐵路列車車次

金典講解列車車次編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