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信息通信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信息通信局觀看工作人員演示原圖鏈接來自 行業資訊 的圖片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信息通信局,位於北京市,是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參謀部下屬局[1],負責指揮通信保障工作。

沿革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中,誕生了中共軍隊的通信兵,是中共軍隊最早建立的兵種之一。1931年6月,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決定成立無線電大隊,大隊長王諍、政委馮文彬。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總隊成立,總隊長王諍、政委翁瑛。

1934年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成立一、二、三、四局。其中二局主管無線電偵察,由無線電總隊開展偵收工作的人員及電台組建,局長曾希聖。四局(後改為三局)主管通信(包括無線電通信、有線通信、簡易信號通信),局長王諍、政委翁瑛(後來為伍雲甫)、副局長伍雲甫。自此,中革軍委三局統管黨、政、軍的通信聯絡工作。長征前夕,中革軍委決定組建通信團,王諍兼任團長、伍雲甫兼任政委。1934年8月,紅軍開始長征,中革軍委三局在局長王諍、政委伍雲甫的帶領下,隨中央紅軍出發。

1935年5月,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1935年8月,紅軍總司令部三局成立,局長宋侃夫、政委伍雲甫,統一領導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的全部12個電台。1935年8月,紅一、四方面軍混編成左路軍、右路軍北上。不久,因紅四方面軍張國燾與中央發生矛盾,左路軍連同右路軍中的紅四方面軍部隊南下,隨左路軍行動的紅軍總司令部三局轄7部電台。另一方面,在中央的要求下,王諍在1936年1月27日使用軍委三局的電台與紅二、六軍團取得聯絡。

抗日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軍委三局局長繼續由王諍擔任。1940年春,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自蘇聯帶回共產國際送給的一部廣播機,中央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王諍向仲華(新華社社長)等人參加的廣播委員會,負責籌建並領導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該廣播電台由軍委三局主管。

1949年上半年,經中央批准,軍委三局改為「軍委電訊總局」,王諍任局長,辦公地點位於西長安街3號,原華北電信總局舊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5月,中央決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通信部,任命王諍為部長,同時撤消軍委電訊總局的番號。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通信部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直接領導。1954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1956年4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1959年3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兵部。1961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1975年3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

2011年,經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和中央軍委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信息化部(簡稱總參信息化部,又稱總參五部)。總參謀部信息化部成立大會2011年6月30日在北京舉行。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也在原通信部門的基礎上改編形成信息化部門。

2016年改革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信息化部下設:政治部後勤部、軍務局、信息安全局、通信與指揮自動化局、科技裝備局、軍事代表局、工廠管理局(管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九〇三工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九〇四工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九〇五工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九〇六工廠、武漢龍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九〇七工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九〇八工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九〇九工廠等)、訓練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第六十一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信息化部北京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工程設計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信息保障基地等。並管理總參謀部直屬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

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2016年1月撤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組建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參謀部,下設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信息通信局。過去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信息化部負責領導和管理全軍信息化建設,而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信息通信局則專門主管指揮通信保障,核心工作是保通備戰[2]

視頻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信息通信局 相關視頻

我們是這樣的通信兵:保障標兵
信息作戰第3方隊:我軍信息通信的拳頭力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