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牟縣三官廟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牟縣三官廟鄉屬於鄭州市中牟縣,面積60平方公里,3.8萬人,其中漢族占人口總數的99.7%,其餘為朝鮮族、土族、白族、滿族、回族、彝族等6個少數民族。   該鄉交通四通八達,豫O4省道東西穿境而過,西距鄭州國際機場僅4公里,寬敞的中三公路直達中牟縣城。鄉級柏油公路縱橫交錯,鄉政府所在地三官廟村為該鄉交通樞紐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三官廟鄉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湧現出許多名人和歷史掌故。其中主要有被東亞國家譽為「東方魔笛」的孔建華、革命前輩馮國彥。歷史上傳說孫臏、龐涓馬陵之戰就發生在馬陵道旁。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草料場和練兵場也在本鄉界內。   該鄉地勢為丘陵與平原過渡地帶,平均海拔92m,年平均氣溫16.7℃,降雨量60Omm,無霜期210天。該鄉位於新鄭、尉氏、中牟三縣(市)交界地帶,信息流快,古今往來為商家雲集之地。素有鄭州之鄉(鎮)級最大集貿市揚,每逢農曆1、4、7為集日,商客達5萬人,日成交額30萬元,現建成有標準的牲畜、木材、百貨、糧食蔬菜、日雜、建材等市場。本屆鄉黨委、政府決心利用自身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保證為在該鄉投資辦企業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該鄉現有鄉村企業1千餘家,多為股份制企業,現在該鄉建成了一座大型加油城,現代化管理設備齊全。   鄉農業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紅薯;經濟作物以花生煙葉蔬菜、西瓜為主;林果業以蘋果、梨、桃為主,年產5000噸以上,尤其是校店的梨,香脆爽口,受到周邊地區用戶的讚譽。

中牟縣三官廟鄉農技服務站地址設在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以新鄭國際機場為中心的鄭州,河南 鄭州 三官廟村,主要經營植物生長調節劑、 微量元素 、 肥料 、 農業生產資料 、 農用藥械 等,單位註冊資本未提供[1]

[]

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三官廟鄉

簡介 藍田縣轄鄉。建國初為三官廟鄉,1958年建東方紅公社,1984年改為三官廟鄉。位於縣境北部,橫嶺之上,屬丘坡農牧林區,距縣城25公里。面積55平方公里,人口1.7萬人。藍(關鎮)金(山)公路和沿山公路通過。轄三官廟、馮嶺、韓嶺、新房街、高坪、楊井、面張嶺、里峪灣、朵家坡、曹灣、馬灣、過風嶺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豆類,特產柿子、柿餅,養牛、豬、雞、蜂。鄉鎮企業有毛毯、農機、磚瓦、木器加工等廠。   三官廟鄉地處驪山山脈,海拔高,溫差大,出產的柿子色紅味甜。自古以來當地群眾就有栽種柿子的傳統,全鄉2008年栽種柿子達14000餘株。2008年來,三官廟鄉政府狠下功夫,組織幹部到咸陽、禮泉等經常經銷水果的地區聯絡客商,2008年又在網上發布供銷信息,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其中許多客商還以三官廟的火晶柿子為主做起了跨國販運的大買賣。一位客商一次就收購了60多萬公斤的柿子,運往廣州、福建、武漢等地。40噸柿子在去澀後,被販運到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並賣到7元每公斤的好價錢。據了解,2008年,全鄉柿子總產量達100萬公斤,按2008年的市場價算,可為當地群眾增收40多萬元。

地方特色 乘汽車,搭火車,坐飛機,藍田縣三官廟鄉的火晶柿子一路奔波闖進了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市場,成為當地居民的可口食品。 藍田縣三官廟鄉地處驪山山脈,海拔高,溫差大,出產的柿子色紅味甜。   自古以來當地群眾就有栽種柿子的傳統,全鄉2008年栽種柿子達14000餘株。2008年來,三官廟鄉政府狠下功夫,組織幹部到咸陽、禮泉等經常經銷水果的地區聯絡客商,2008年又在網上發布供銷信息,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其中許多客商還以三官廟的火晶柿子為主做起了跨國販運的大買賣。一位客商一次就收購了60多萬公斤的柿子,運往廣州、福建、武漢等地。40噸柿子在去澀後,被販運到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並賣到7元每公斤的好價錢。據了解,2008年,全鄉柿子總產量達100萬公斤,按2008年的市場價算,可為當地群眾增收40多萬元。

特色經濟 三官廟鄉三官廟村地處藍田縣橫嶺中部、三官廟鄉政府的所在地。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516戶、1982人。分布在三條梁四條溝內,自然條件差,溝壑縱橫。多數村民居住深溝,60%以上的耕地為坡地。交通、生產、生活多有不便,直接影響着該村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了使該村儘快走上富裕之路,鄉黨委政府和該村黨支部、村委會,認真進行調查研究,認為該村群眾居住分散、土地寬廣、草坡資源豐富,載畜量大,加之群眾自古就有養牛的習慣。這潛在的資源優勢被大家所公認。鄉黨委及時研究、制定方案,提出了「穩糧擴菜種西瓜,重點抓好畜牧業」的發展思路,並深入村組座談討論,這一決策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 根據該村群眾的實際情況,村黨支部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一是抓好宣傳動員工作,提高群眾發展養牛的積極性,建立李家溝養殖小區1個,戶均養牛10頭以上,對全村養牛業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二是加強養牛圈舍改造、擴建,為養牛提供寬敞的場地;三是對困難戶、雙女戶、獨生子女戶進行資金扶持,捉進養牛業的快速發展;四是聘請畜牧獸醫科技人員進行飼養技術、畜病預防知識講座,提高養殖技術水平;五是利用退耕還草項目發展飼草500多畝;六是利用集會的優勢,做好肉牛的出欄和銷售工作。有力的促進了養牛事業的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養牛專業村。   該村共有耕地2890畝,其中經濟作物689畝;牛存欄2591頭、羊632隻、雞2088隻,戶均養牛5頭。全年農業總產值739.7萬元,其中養牛總收入519萬元,真正成為群眾的「活銀行」和該村的主導產業。   為了把養牛產業作大作強,向更高的目標邁進。2008年初,該村制定了更高的目標:一是在李家溝養牛小區的帶動下,再發展一個養牛小區;二是改良擴種優質牧草300畝;三是成立養牛協會一個;四是加強新品種的改良和養殖技術的普及工作,使養牛產業真正成為三官廟村的「活財神」。

黨政建設 三官廟鄉在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堅持邊學邊改、邊議邊改,從身邊小事、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幫助群眾解決各類突出問題160餘件,銷售西瓜、晚夏西紅柿等農副產品2000萬公斤,增收1000餘萬元,讓群眾早見實效、早得實惠。   為使先進性教育活動更加貼近鄉鎮機關的工作實際,三官廟鄉積極開展「三評三比三競賽」活動。同時,充實完善了「三帶三抓一考核」黨建工作責任制,從而全鄉先後建起黨員科技示範戶56戶、樣板園23個,形成了以曹馬灣西瓜、過風嶺晚夏西紅柿、高坪中藥材、李家溝養殖小區等具有嶺區特色的四大產業示範園區的產業新格局。在此基礎上全鄉發放了「徵詢意見表」4102份,走訪群眾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幹部職工410餘人次,召開座談會17場次,徵詢群眾迫切盼望解決的水、電、路、橋、校及要求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意見建議190餘條。現已解決各類突出問題160餘件,其餘30件正在解決之中。防汛期間,鄉領導帶領20名黨員幹部為幫助宋家坡受災群眾重建家園,放棄公休,捐款4000餘元,並且幫助過風嶺村孫新虎等8戶群眾搭帳篷、移家具、送米麵。在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鄉21個滑坡點的4300多群眾安全度汛。   針對群眾6000餘畝西瓜、西紅柿的銷售難題,鄉上及時成立產銷協會,印發宣傳資料,在興農網站發布銷售信息,在縣城懸掛宣傳橫幅,在渭南、西安、咸陽等地設立銷售網點,組建了80餘人的黨員義務銷售服務隊和接待站,與工商、交通等部門協調,開設「綠色通道」,使西瓜、晚夏西紅柿得到及時銷售。   同時鄉上積極為群眾興辦實事百餘件。多方引進資金280萬元,修通三官廟街至李家溝養殖小區等鄉村路3條17公里。修建了橫嶺地區規範化農貿市場,投資81萬元興建新房小學、中心小學;通過國家扶持、群眾集資等形式解決人畜飲水7處;對白馬河、白牛河進行流域治理5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嶺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群眾滿意的說;「黨的好傳統、好作風回來了。」

中牟縣三官廟鄉 位於縣境南部,鄉政府駐三官廟村,距縣城27公里。東鄰馮堂鄉,南鄰尉氏縣,西南鄰新鄭市,西北鄰張莊鎮,東北鄰黃店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多沙崗薄地和小沙丘;境內有小清河,灣洪溝、韓家溝、坡董溝、馬家溝等季節性河流。

地理概況 三官廟鄉處於大鄭州經濟圈內,由於三官廟鄉處於兩市(鄭州、開封)三縣(中牟、新鄭尉氏)交界,因此,從明末清初至今,是周邊市縣農副產品的聚散地,商業阜盛。西距107國道8公里,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薛店下道口5公里,新鄭國際機場4公里,省道223線、102線縱橫交匯穿越全鄉。   境內基礎設施齊全,50千伏變電站提供了電力保障,本地勞動力資源豐富低廉,特別適宜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 全鄉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年均氣溫16.7℃,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盛產農林產品。年種植花生2.5萬畝;高澱粉紅薯1.9萬畝;大蒜1.5萬畝;小麥2.5萬畝;玉米1.8萬畝;西瓜1.8萬畝;優質小雜果2.3萬畝;主要以梨、杏、柿子為主。其中鄭家村的千畝梨園,被省質監局定為「無公害梨標準化生產基地」。   豫04省道橫貫東西,中(牟)三(官廟)公路直達縣城,2000年有鄉級公路8條,各村均有公路相通。2000年進行農村電網改造,架設高壓線路45.8公里、低壓線路215.8公里。1997年實現村村通電話,2000年電話裝機2256部,電話普及率15.6%。   90年代,開挖排水溝10條、總長35公里,打機井708眼,地埋管道31.5公里。2000年實現機耕面55626畝,機收、機播各4676畝。

經濟概況 90年代初開始推廣使用農膜,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半強制性發展日光溫室。2000年,已形成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間作套種種植模式,日光溫室生產由半強制性發展到自願接受狀態。2000年種植紅薯1.55萬畝、畝均效益700元,種植煙葉3000畝、畝均效益2000元,種植土豆5000畝、畝均效益900元;花生面積和產量居全縣第3位。1995年10月,全國婦聯、國家林業局投資280萬元開發馬陵崗,建設「三八綠色工程」,共平整土地4500畝,發展果園2500畝,植樹造林2000畝。1998年,皛店村栽種美國凱特杏153畝。2000年有農果間作5106.74畝,果園面積、水果產量分別居全縣第4位和第2位。家禽存、出欄量和禽蛋產量居全縣第3位,生豬存、出欄量分別居第4位和第7位。 2000年有鄉辦企業23家、私營個體企業138家,從業人員3984人。1993年10月建成中牟縣粉條加工總廠,年產粉皮800噸;該廠的粉皮系列產品獲中國第三屆鄉鎮企業出口商展會萬向杯金獎、省名優產品、市雙優商品獎,銷往河北、河南、山東、新疆、黑龍江等地;2000年,該企業被鄭州市政府命名為骨幹鄉鎮企業。   三官廟集貿市場有商戶206戶,逢農曆一、四、七日為集貿日。農曆二月初六皛店等4個村,清明節三官廟等6個村,三月初十後段等6個村,四月初一教場袁等3個村,四月初四寺下李等5個村,四月十五丁莊等4個村,九月初九坡董村均有古廟會。   10年中,累計投入教育經費826萬元,共建教學樓17棟。2000年有初中2所、小學22所,共有教師254人,在校生總數6344人。成人教育學校有專兼職教師7人,10年共辦技術培訓班329期,培訓3.13萬人次。   2007年有村衛生所33所。鄉衛生院有醫務人員50人,設病床70張,擁有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放大鏡、多普勒儀等設備。   2007年有書店1個,電影放映隊1個。西部有綿延數里的春秋戰國時期馬陵古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