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串行外圍設備接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串行外圍設備接口

串行外圍設備接口,即SPI,是英語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縮寫。是Motorola首先在其MC68HCXX系列處理器上定義的。SPI接口主要應用在 EEPROM,FLASH,實時時鐘,AD轉換器,還有數字信號處理器和數字信號解碼器之間。SPI,是一種高速的,全雙工,同步的通信總線,並且在芯片的管腳上只占用四根線,節約了芯片的管腳,同時為PCB的布局上節省空間,提供方便,正是出於這種簡單易用的特性,越來越多的芯片集成了這種通信協議,比如AT91RM9200。

簡介

SPI總線系統是一種同步串行外設接口,它可以使MCU與各種外圍設備以串行方式進行通信以交換信息。外圍設置FLASHRAM、網絡控制器、LCD顯示驅動器、A/D轉換器和MCU等。SPI總線系統可直接與各個廠家生產的多種標準外圍器件直接接口,該接口一般使用4條線:串行時鐘線(SCK)、主機輸入/從機輸出數據線MISO、主機輸出/從機輸入數據線MOSI和低電平有效的從機選擇線SS(有的SPI接口芯片帶有中斷信號線INT或INT、有的SPI接口芯片沒有主機輸出/從機輸入數據線MOSI)。SPI的通信原理很簡單,它以主從方式工作,這種模式通常有一個主設備和一個或多個從設備,需要至少4根線,事實上3根也可以(單向傳輸時)。也是所有基於SPI的設備共有的,它們是SDI(數據輸入),SDO(數據輸出),SCK(時鐘),CS(片選)。

評價

接下來就負責通訊的3根線了。通訊是通過數據交換完成的,這裡先要知道SPI是串行通訊協議,也就是說數據是一位一位的傳輸的。這就是SCK時鐘線存在的原因,由SCK提供時鐘脈衝,SDI,SDO則基於此脈衝完成數據傳輸。數據輸出通過 SDO線,數據在時鐘上升沿或下降沿時改變,在緊接着的下降沿或上升沿被讀取。完成一位數據傳輸,輸入也使用同樣原理。這樣,在至少8次時鐘信號的改變(上沿和下沿為一次),就可以完成8位數據的傳輸。要注意的是,SCK信號線只由主設備控制,從設備不能控制信號線。同樣,在一個基於SPI的設備中,至少有一個主控設備。這樣傳輸的特點:這樣的傳輸方式有一個優點,與普通的串行通訊不同,普通的串行通訊一次連續傳送至少8位數據,而SPI允許數據一位一位的傳送,甚至允許暫停,因為SCK時鐘線由主控設備控制,當沒有時鐘跳變時,從設備不採集或傳送數據。也就是說,主設備通過對SCK時鐘線的控制可以完成對通訊的控制。SPI還是一個數據交換協議:因為SPI的數據輸入和輸出線獨立,所以允許同時完成數據的輸入和輸出。不同的SPI設備的實現方式不盡相同,主要是數據改變和採集的時間不同,在時鐘信號上沿或下沿採集有不同定義,具體請參考相關器件的文檔。[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