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危不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危不顧

來自 網絡網 的圖片

臨危不顧 漢語成語,拼音是lín wēi bù gù,意思是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傳》。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臨危不顧 [1]

拼音 lín wēi bù gù

注音 ㄌㄧㄣˊ ㄨㄟ ㄅㄨˋ ㄍㄨˋ

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傳》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十分英勇

示例

思赴蹈於仁義,臨危不顧,前哲所難。

成語辨析

近義詞:臨危不懼臨難不顧

反義詞:臨陣脫逃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傳》:"和、琇、撫皆抗不撓,拒會凶言,臨危不顧。"

成語解釋

臨:遇到;危:危險。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魏國派大將鄧艾、鍾會、諸葛緒聯合滅蜀,蜀後主劉禪投降,大將姜維被迫投降,但他一心想恢復蜀國,鼓動鍾會殺掉鄧艾,然後準備出兵長安殺司馬昭叛亂。部將夏侯和、羊琇、朱撫三人臨危不顧,堅決反對鍾會進行叛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