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的詩詞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北宋詞人歐陽修的作品。此詞寫了夏日傍晚,陣雨已過、月亮升起後樓外樓內的景象,描繪了閨情樂趣,幾乎句句寫景,而情盡寓其中。

胡適考證《錢氏私志》(舊本或題錢彥遠撰,或題錢愐撰,或題錢世昭撰。錢曾《讀書敏求記》定為錢愐)後認為,該詞為歐陽修在河南錢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崑體骨幹詩人)幕中,與一妓女相親,為妓女作。時天聖九年(1031)至明道二年(1033)期間,歐陽修在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據錢世昭《錢氏私志》:「歐陽文忠公任河南推官,親一妓。時先文僖(錢惟演,諡文僖)罷政為西京留守,梅聖俞、謝希深、尹師魯同在幕下,惜歐有才無行,共白於公,屢微諷之而不恤。一日,宴於後園,客集而歐與妓俱不至,移時方來,在坐相視以目。公責妓云:『未至,何也?』妓云:『中暑往涼堂睡着,覺而失金釵,猶未見』。公曰:『若得歐陽推官一詞,當為汝償。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1]

作品出處;《歐陽文忠集》

文學體裁;詞

作者;歐陽修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原文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鈎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詞句注釋

①輕雷:雷聲不大。

②闌干(lán):縱橫交錯的樣子。

③月華:月光、月色之美麗。這裡指月亮。

④畫棟:彩繪裝飾了的梁棟。

⑤玉鈎:精美的簾鈎。簾旌(jing):簾端下垂用以裝飾的布帛,此代指簾幕。

⑥「涼波」句:指竹子做的涼蓆平整如不動的波紋。簟(diàn):竹蓆。

⑦水精:即水晶。

⑧『『傍有」句:化用李商隱偶題》:「水文簟上琥珀枕,旁有墮釵雙翠翹」。墮(duò):脫落。

白話譯文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鳴,池上細雨濛濛;雨聲浙淅瀝瀝,滴在荷葉上發出細碎之聲。不久小雨即停,小樓西角顯現出被遮斷的彩虹。我們靠倚欄杆旁,直等到月亮東升。

燕子飛回門前,窺伺着飛到畫梁問;我從玉鈎上放下門帘。床上竹蓆紋路平展,好像清涼的水波,卻無波紋涌動。床頭放着水晶雙枕,她的金釵從發上墜下,橫放枕邊。

作品鑑賞

這首詞寫的是夏季傍晚陣雨過後,一時之情狀,畫所難到,得未曾有。

詞的上闋寫室外景色,輕雷疏雨,小樓彩虹,雨後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斷虹明」三字和「月華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極美的境界。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柳蔭外、池塘上,陣陣驚雷後,下起了一陣急雨。雨滴落在池塘的荷葉上,簌簌作響。詞人未曾提及柳的遠近,然而無論遠近,雷都是來自柳的那一邊,雷聲被柳樹阻隔,聲音愈來愈小,故是輕雷,隱隱隆隆之致,有異於當頭霹靂。夏雨潑灑在池上,而雷聲此時已經停止了,惟聞沙沙颯颯,乃是雨聲獨響。此處一個「碎」字用得巧妙,細膩表現出雨打荷葉的聲音蓋過了荷葉本身風中相撞發出的聲音。荷聲者,其葉蓋之聲也。奇又在「碎」,夏季陣雨是轉眼即逝的,而因荷承,故聲聲清晰。此為輕雷疏雨,於一「碎」字盡得風流,如於耳際聞之。

詞上片前二句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柳外池塘雨打荷葉的夏日風光圖。柳蔭外、池塘上,陣陣驚雷後,下起一陣急雨。雨滴落在池塘的荷葉上,簌簌作響。此處一個「碎」字用的巧妙,細膩表現出雨打荷葉的聲音蓋過了荷葉本身風中相撞發出的聲音。夏雨來得及、去得快,「小樓」以下三句寫雨後情景。小樓西腳,一道彩虹下,「待得月華生」。這表明她曾長時間佇立在那兒。她或許在等待情人到來,從彩虹生直至月上東山。

下片描繪了一幅美人夏日 睡覺圖,據詞意當是寫第二天情景。小樓繡閣,玉鈎放下、帷簾低垂,女主人公閣內鼾睡。只見她躺着的涼簟紋理平整,不見折皺,而她頭上的釵鈿則垂落在水晶枕旁。詞人巧妙地從燕子的視角,將女主人公夏日晝寢的畫面描摹得惟妙惟肖。

「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夏雨來得急、去得快,「小樓」以下三旬寫雨後情景。雨勢本來就不洶湧,一會兒天就放晴了。小樓西角,一道彩虹掛在天空。斷虹之美,令人難以名狀,詞人又只下一「明」字,而斷虹之美,斜陽之美,雨後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已被「明」字描摹得淋漓盡致。「明」乃尋常之字,本無奇處,但細思之,卻表現了如此豐富的意境與層次之美。虹一彎,忽現雲際,則晚晴之美,在此時顯得更加妙不可言,無可着筆處乃偏偏有此斷虹,來為生色,來為照影。閨中女主人公出現了,她倚着小樓欄杆,看彩虹落下,「待得月華生」。這表明她曾長時間地佇立在此。她或許在等待情人到來,從彩虹生直至月上東山。

下闋寫室內景象,以精美華麗之物又營造出一個理想的人間境界,連燕子也飛來窺視而不忍打擾。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鈎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旁有墮釵橫。」下闋詞的意境在「月華生」的基礎上再上一層。小樓繡閣,玉鈎放下、帷簾低垂,女主人公閣內鼾睡。寫到闌干罷倚,人歸簾下,天真晚矣。涼波以比簟紋,已妙極,又下「不動」「平」,竭盡全力渲染清幽處的悲涼。結尾兩句是人物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艷而不俗。水精枕,加倍渲染畫棟玉鈎,是用華美的物件以造一理想的人間境界(水精即水晶)。而結以釵橫,詞人此處,神理不殊,先後一揆。人巧妙地從燕子的視角,將女主人公夏日晝寢的畫面描摹得惟妙惟肖,繡閣的靜謐精美,不附會本事,這自是一幅閨閣妙畫,若附會本事,則本篇雖涉艷情,卻也表現清雅而自然。

詞中的這位女主人公,她的生活無疑是華貴的,她的心靈卻並不歡快。涼蓆上,玉枕旁,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金釵。這就暗示着:她正獨守空閨。她在妝樓倚欄依望。她聽到雷聲、雨聲、雨打荷葉聲,卻聽不到丈夫歸來的馬蹄聲。她看到雨後彩虹,夜空的新月,卻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又在無望的期待中度過一個炎夏的永晝。她只得悵悵的,懨懨的,獨自回到閨房,垂下珠簾,因為她不願那成雙捉對的燕兒窺見她的縈寞,嘲笑她的孤單,可以想見她的孤獨和愁苦,而睡夢中的她一定仍在期待。

古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2]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3]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4]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仕途不像晏殊那麼順利,對人生命運的變幻和官場的艱險有較深的體驗。表現這類情感的詞作雖然不太多,但畢竟顯示出一種新的創作方向,即詞既可以寫傳統的類型化的相思恨別,也能夠用以抒發作者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更展現出他瀟灑曠達的風神個性。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用詞來表現自我情懷的創作方式對後來的蘇軾有着直接的影響。

視頻

歐陽修(紀錄片)

初中語文 - 歐陽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