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丹稜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丹稜鎮舊鎮名,隸屬於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地處丹稜縣東部,東與東坡區三蘇鄉接壤,南連楊場鎮,西鄰雙橋鎮,北接石橋鄉順龍鄉,行政區域面積60.35平方千米。

南齊建武三年(496年),置齊樂郡,領齊樂縣,駐今丹稜縣城東北10千米。1981年,城關鎮更名丹稜鎮;1993年3月,城廂鄉併入丹稜鎮;2005年5月,唐河鄉併入丹稜鎮。 2019年,撤銷丹稜鎮、石橋鄉、雙橋鎮,設立齊樂鎮。 截至2018年末,丹稜鎮戶籍人口為43143人。2019年,丹稜鎮轄6個社區、10個行政村。

2011年,丹稜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426元。2018年,丹稜鎮有工業企業141個,其中規模以上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1]

建置沿革

南齊建武三年(496年),置齊樂郡,領齊樂縣,駐今丹稜縣城東北10千米。

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析洪雅縣置丹稜、洪雅2縣,為縣治所在地。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城廂鎮。

1956年5月28日,分為城廂鄉、城關鎮。

1958年,城廂、中隆、石橋3鄉合併為東風公社。

1959年,更名城廂公社。

1981年,城關鎮更名丹稜鎮。

1984年,公社改城廂鄉。

1993年3月,城廂鄉併入丹稜鎮。

2005年5月,唐河鄉併入丹稜鎮。

2019年,撤銷丹稜鎮、石橋鄉、雙橋鎮,設立齊樂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丹稜鎮轄4個社區、11個行政村:城西、城南、東升、白塔、紅石、龍鵠、興隆、桂花、龍灘、板橋、新橋、觀音、大林、青龍、群力,下設13個居民小組,84個村民小組。

2019年,丹稜鎮轄6個社區、10個行政村:城西社區、東升社區、城南社區、白塔社區、新橋社區、大雅社區、觀音村、大林村、青龍村、群力村、板橋村、龍灘村紅石村、龍鵠村、興隆村、桂花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丹稜鎮地處丹稜縣東部,東與東坡區三蘇鄉接壤,南連楊場鎮,西鄰雙橋鎮,北接石橋鄉、順龍鄉,行政區域面積60.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丹稜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興隆村境內的高家山;最低點位於新橋村的邵營。

氣候

丹稜鎮屬亞熱帶氣候,其特點是四季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干春旱,夏澇秋雨,陰天偏多,日照偏少。多年平均氣溫17.5℃。無霜期年平均31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87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200.8毫米。

水文

丹稜鎮屬岷江水系,主要以丹稜河為主。丹稜河有三大支流(北支龍鵠溪,西支楊柳溪,南支黑石溪),其主河道長約26千米,流域面積140平方千米,主河道發源於石橋鄉和順龍鄉的低山區,源流海拔約900米左右,三大支流在城南匯合後,流經丹稜縣城,經鎮政府門外,東流至觀音村入東坡區,在東坡區境內名為思蒙河,流至青神縣瑞豐鄉匯入岷江。

自然災害

丹稜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地質災害、風災等。洪澇災害平均3-5年一遇,最近發生最嚴重的二次是2006年8月5日的洪災和2010年8月19日的洪災,均致全境嚴重受災。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中全鎮受災,其中受災較重的有龍鵠、興隆、大林等村,全鎮需整體重建的農戶達361戶。

自然資源

丹稜鎮境內主要有礦泉水、頁岩、砂卵石等。全鎮地下礦泉水分布以縣城為中心形成積水盆地,儲水量約為6億噸。地下礦泉水中的可溶性硅酸含量高達71.5毫升以上,經省地礦局、省儲委專家系統驗證,認定為優質天然礦泉水,能預防心血管病,保護皮膚白淨細嫩,有益人體健康。

人口

2011年末,丹稜鎮總人口4.12萬人。另有流動人口1.9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19萬人,占53.2%;女性1.93萬人,占46.8%。

2017年末,丹稜鎮常住人口為45306人。

截至2018年末,丹稜鎮戶籍人口為43143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丹稜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426元。

2018年,丹稜鎮有工業企業141個,其中規模以上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農業

2011年,丹稜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5億元。2011年,出欄生豬4.6萬頭,家禽145萬羽。

工業

2011年,丹稜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0.1億元,比上年增長20.2%。

商業

2011年末,丹稜鎮有商業網點212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9.8億元;城鎮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2.1億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丹稜鎮有幼兒園8所,入園幼兒1100多人,教職工65人;小學3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學5所,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中1所。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丹稜鎮有鎮綜合文化站1個,各村和社區均有文化活動中心和圖書室,農家書屋12個,業餘文化表演隊伍15個,業餘文學創作、美術、書法、攝影人員100餘人。2011年末,光纖有線數字電視入戶率91%。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9個,看台設座位2000餘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丹稜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0個;病床500張。專業衛生人員312人。

社會保障

2011年,丹稜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54戶,人數2649人,支出395.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6戶,人數716人,支出48.2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0人,支出4.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0人次,共支出2.3萬元。自然災害救災支出49.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30.6萬元。敬老院2所,省級標準化福利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室6個;慈善超市4個。新增就業人員1214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85人,免費職業技能培訓1107人,農民工培訓1322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丹稜鎮有郵政局1個,郵政營業門市3個。電信企業3家;3G信號和固定電話以及寬帶網絡已實現全覆蓋。[5]

交通運輸

2011年,丹稜鎮有106省道線穿境;實現村村通公路,80%的農戶通鄉村水泥路。大型客運中心站1處,班線客車81輛,出租車30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