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烏頭,為鎮痙劑,冶風庳,風濕神經痛。

別名:草烏附子花金鴉獨白草雞毒斷腸草毒公奚毒等。母根叫烏頭,

側根(子根)入藥,叫附子。有回陽、逐冷、祛風濕的作用。

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亂轉筋、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愛冷、精神不振以及風寒濕痛、腳氣等症。

烏頭主產四川、陝西。雲南、貴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肅等省有栽培。[1]

烏頭株高60-150厘米。側根常數個,側生於主根四周。

栽培品種的側根(即稱附子)通常1-2個,倒卵圓形至倒卵形。莖直立。葉互生。總狀花序,花大,藍紫色。

擴展閱讀

本草綱目-烏頭更多>>

「校正」併入《拾遺》獨白草。

「釋名」烏喙(《本經》,即兩頭尖)、草烏頭(《綱目》)、土附子(《日華》)、奚毒(《本 經》)、耿子(《吳普》)。毒公(《吳普》。又 (音及)、(音近)、獨白草(《拾 普曰∶烏頭,形如烏之頭也。

有兩歧相合如烏之喙者,名曰烏喙。喙即烏之口也。

恭曰∶烏喙,即烏頭異名也。此有三歧者,然兩歧者少。

若烏頭兩歧名烏喙,則天雄、 附子之兩歧者,復何以名之?

時珍曰∶此即烏頭之野生於他處者,俗謂之草烏頭,亦曰竹節烏頭,出江北者曰淮烏頭,

《日華子》所謂土附子者是也。烏喙,即偶生兩歧者,今俗呼為兩頭尖,

因形而名,其實乃 一物也。附子、天雄之偶生兩歧者,亦謂之烏喙,

功亦同於天雄,非此烏頭也。蘇恭不知此 義,故反疑之。草烏頭取汁,曬為毒藥,射禽獸,故有射罔之稱。

形態特徵

塊根倒圓錐形,長2-4厘米,粗1-1.6厘米。莖高60-15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離生葉,分枝。 

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莖中部葉有長柄;葉片薄革質或紙質,五角形,

長6-11厘米,寬9-15厘米,基部淺心形三裂達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寬菱形,

有時倒卵狀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時短漸尖近羽狀分裂,二回裂片約2對,

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齒,間或全緣,側全裂片不等二深裂,

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脈疏被短柔毛;葉柄長1-2.5厘米,疏被短柔毛。 

頂生總狀花序長6-10厘米;軸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緊貼的短柔毛;

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狹卵形至披針形;花梗長1.5-3厘米;

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長3-5毫米,寬0.5-0.8毫米;萼片藍紫色,外面被短柔毛,

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自基部至喙長1.7-2.2厘米,下緣稍凹,喙不明顯,側萼片長1.5-2厘米;

花瓣無毛,瓣片長約1.1厘米,唇長約6毫米,微凹,距長2-2.5毫米,通常拳卷;

雄蕊無毛或疏被短毛,花絲有2小齒或全緣;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無毛。

蓇葖長1.5-1.8厘米;

種子長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橫膜翅。 [2]

花期9月至10月,果期10月至11月。

藥用價值

烏頭為散寒止痛要藥,既可祛經絡之寒,又可散臟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 

適應症:烏頭能散經絡之寒而止痛,適用於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如烏頭湯治歷節病,散臟腑之寒而止痛,適用於寒邪所致心腹疼痛,

烏頭赤石脂丸治心痛,赤丸治腹滿痛,大烏頭煎、烏頭桂枝湯治寒疝腹痛。

烏頭除單獨為方外,多與它藥配伍使用。有相輔相成配伍者,

如烏頭赤石脂丸,方中大辛大熱之烏頭為主藥,逐寒止痛,

與大辛大熱之附子、蜀椒、乾薑合用,相輔相成,以加強其溫陽逐寒止痛之力;

也有相反相成配伍者,如治寒飲上逆腹痛的赤丸方中,

烏頭與相反藥半夏同用,相反相成,以增強散寒化飲降逆之功。

化學成分

附子含中烏頭鹼(mesaconitine)、烏頭鹼(aconitine)、次烏頭鹼(hypaconitine)、異烏頭鹼(isoaconitine)、塔拉弟胺(talatisamine)、川烏鹼甲、乙(chuan-wubaseA、B)。

草烏含劇毒的雙脂類生物鹼:中烏頭鹼(mesaconitine)、次烏頭鹼(hypaconitine)、烏頭鹼(aconitine)等。

參考來源

  1. 烏頭-功效與作用, 中藥藥用價值網,
  2. 《神農本草經》之烏頭, 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