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清市北白象鎮第七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樂清市北白象鎮第七小學坐落於北白象鎮瑞里村(十里),由民國孝廉高誼先生創辦於1913年,初名樂清縣西河國民學校。初辦時,學校聘請朱復真教國文,戈公博教英文。其弟子有號稱「無雙國士」的張淮南,在抗戰期間促成國共合作,還有着名外交官鄭異以及樂清當地知名人士柯宗悔、劉文中、鄭建華等。1949年,解放初期,高誼弟子雙廟人、中國漢語大詞典主要編寫者、文化和旅遊部根土專家高益登為第一任校長。

一、學校簡介

幾經變遷,學校於2003年8月末,撤併所屬七小——瑞里小學,遷入北白象鎮瑞里村象石公路東首的新校區(原茗嶼中心小學)。學校選址合理,交通便利、安全舒適,校園整體布局合理、環境美麗整潔。校園內教學樓、辦公樓、生活樓(餐廳、宿舍)、運動場所及一系列基礎配套設施都已一應俱全,並分區設置,便於使用和管理。

二、師資力量

學校全片三個校區中心校、白鷺嶼校區、高岙校區,共有班級51個,在編教師96人,學生1996人。其中,中心校區現有班級28個,學生1214人,在編教師66人,專任教師63人,取得大學以上學歷的有65人,教師中有高級職稱4人、一級職稱教師36人,共占60.6%,樂清市級以上骨幹教師[1]23人,占34.8%。學校的領導班子、教師隊伍平均年齡35歲不到,以青年教師為主,是支年輕有為、富有生機和活力、奮發圖強的隊伍。

三、辦學理念

一所學校,只有讓學生的每一步發展得到保障,學生的成才才能得到保障。只有讓教學每一環節的質量得到保障,教學最終的質量才能得到保障。教育就是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學校對校訓、校風、教風[2]、學風等進行了重新定義,確定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束光」的兒童觀,提出了學校核心辦學理念為:「讓我們一起出彩」,並把這一核心理念凝鍊為學校教育哲學——七彩教育。七彩教育就是尊重孩子的個性,開發人的潛能,滿足人的需求,讓每一個生命個體都能發出耀眼光芒,人人都有出彩機會,享受到教育的成功、快樂和幸福。辦學理念:讓我們一起出彩校訓:立德樹人 博學多能校風:博學篤行 教學相長教風:勤奮創新 為人師表學風:樂學勤學 多彩發展辦學目標:營造書香型校園,打造科研型教師,培養情智型學生,做有溫度的教育。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健康生活、自律自強、勤奮好學、多才多藝」的出彩少年。

四、課程理念

幾年來,經歷探索和摸索,學校領導班子提出了「建設七彩學校、實施多彩管理、成就七彩教師、培養出彩少年、開發彩虹課程、打造精彩課堂、創建七彩家庭」的辦學思路,傳承經典,立德啟智,提高未來一代人的核心素養。

學校課程多元化。學校的彩虹課程就像彩虹折射出七彩斑斕的光芒一樣,滿足不同孩子對不同課程的需求,使每一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師生一起出彩。我們的「彩虹課程」,將給予學生多元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為孩子們描繪屬於自己的七彩童年夢提供堅實、全面、多元的課程支撐。

五、育人文化

德育工作管理常態化。我校着眼於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突出學生優秀道德品質和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通過四個陣地(升旗、黑板報、主題隊會、實踐基地)和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堅持學校教育系列化和社會教育經常化,致力於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立體型的七彩德育體系。我校以「七色活動」為載體來浸潤學生快樂的童年,將色彩元素有機地融進主題德育課堂中,逐步形成了七大系列:紅色愛國教育、橙色理想信念教育、黃色愛勞動教育、綠色科技環保教育、青色禮儀教育、藍色健康教育、紫色才藝教育。開展七彩紛呈的體驗活動,把各類教育融進學生精神成長的河流中。

「文化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學校力爭「使每一面牆會說話,讓每處環境能育人」。大隊部、德育處在校門口圍牆一帶,設置鐵藝窗,對外展出學生一年來的德育活動。教學樓每一個樓層都有不同的定位,一樓層面定位 「風采」,展示學校辦學理念;二樓層面定位「悅讀」,展示推薦書目;三樓層面定位「休閒」,展示「七彩童年書畫社」優秀作品;四樓層面定位「互動」,打造成學生課外實踐及手工製作功能展示區。堅持少一些口號式的理念,讓每個角落都會說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