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乙型腦炎滅活疫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乙型腦炎滅活疫苗

乙腦疫苗是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黃病毒科蟲媒病毒----乙腦病毒引起的一種侵害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傳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經系統後遺症。

中文名乙型腦炎疫苗

外文名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accine

包 括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禁忌症發熱及急性疾病

疾病簡介

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是由乙腦病毒經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在人畜間流行。常累及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輕重不一,重型患者病死率很高,倖存者常殘留有明顯的後遺症。

乙腦疫苗預防乙腦可收到明顯的效果,1960年我國開始使用地鼠腎細胞組織培養滅活疫苗,一直沿用至今。80年代後期,我國又研製成功並使用乙腦減毒活疫苗。,

90年代末對乙腦減毒活疫苗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進,並純化了乙腦減毒活疫苗,減少了副反應。

二、滅活疫苗

用乙腦病毒接種於地鼠腎細胞,培育後至一定濃度收穫病毒液,經甲醛滅活,製成疫苗用於預防乙腦。

1.接種對象

⑴乙腦流行地區6月齡~6周歲兒童。

⑵由非疫區進入疫區的兒童和成人或旅遊者。

使用方法

接種上臂外側三角肌附着處皮下注射。 接種劑量:見表1,初免針次間隔7~10日。

表1乙腦滅活疫苗接種次數和劑量

年齡組  初 免  加 強 針

第1針 第2針 (初免後1年、4年、6年)

6個月~7周歲  0.5ml  0.5ml 0.5ml

>7周歲   1.0ml  1.0ml  1ml

3.免疫效果 地鼠腎組織培養滅活疫苗經2針基礎免疫後中和抗體陽轉率在60%~85%。次年加強注射後中和抗體滴度上升明顯,陽轉率可達到90%以上,

且可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流行病學效果經大量人群調查,其保護率一般在80%左右。

4.接種反應及禁忌症 接種反應 大多數人接種無反應,僅個別兒童注射後,局部出現紅腫、疼痛,1~2天內消退。少有發熱,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數有頭暈、頭痛、不適等自覺症狀。

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腫和過敏性休克發生率隨接種次數增多而增加。一般發生在注射後10~30分鐘,很少有超過24小時者。此類接種反應多見於反覆加強注射的對象,尤以7歲以上兒童加強注射較為多見。

⑵禁忌症

①發熱及急性疾病。

②嚴重慢性病。

③腦及神經系統疾病。

④過敏性疾病,既往對抗生素、疫苗有過敏史者。

注意事項

⑴疫苗混濁、變色〈變黃〉、安瓿有裂紋、有異物者均不可使用。

⑵為減少注射時疼痛,在疫苗中加入適量亞硫酸氫鈉,疫苗由橘紅色變為黃色,即可注射。

⑶疫苗注射後在現場休息片刻,以防副反應發生。

⑷應備有1:1000腎上腺素,以供偶發休克時急救用。

⑸我國大部分地區為乙腦流行區,人群隱性感染率很高。10歲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隱性感染而獲得免疫力,故無必要再接種疫苗。

貯存方法

流行性乙腦滅活疫苗於2℃~8℃貯運,自效力檢定合格之日起有效期2年。

三、減毒活疫苗

系將乙腦病毒經人工減毒使之失去致病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的SA14-14-2株,接種於原代地鼠腎細胞,經培育繁殖後收穫病毒,加入保護劑凍干製成。

接種對象 乙腦流行區1周歲以上健康兒童。

使用方法

⑴每安瓿內加入疫苗中附帶的稀釋液(滅菌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2.5ml時,待完全溶解後使用。

⑵初免兒童於上臂外側三角肌附着處皮膚用75%乙醇消毒,待干後皮下注射0.5ml。

⑶2歲、7歲加強免疫時各注射1針0.5ml,以後可不再免疫。

免疫效果

本疫苗經1針注射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80%以上,次年加強1針,陽轉率可達90%以上。

接種反應及禁忌症

接種反應 注射後一般無反應,少數人局部紅腫,偶有發熱和過敏性皮疹。

禁忌症,發熱。急性傳染病。中耳炎。心、腎及肝臟等疾病。

活動性結核病。有過敏史或抽風史者。

已知有免疫系統缺陷,近期或正在進行免疫抑制治療者。

注意事項

⑴啟開安瓿和注射時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

⑵本疫苗溶解後有搖不散的凝塊,安瓿有裂紋,不可使用。

⑶疫苗溶解前變色(紅),不可使用。

⑷疫苗溶解後應在1小時內用完,用不完者應廢棄。

⑸1歲以內兒童慎用。

貯運條件和有效期

乙腦活疫苗於8℃以下貯運,有效期在8℃以下保存為1年半;在-20℃保存為2年[1]

參考文獻

  1. 乙型腦炎滅活疫苗,搜狗, 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