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垸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垸鄉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位於縣境東南部,澧水兩岸。[1]

民國時期,九垸鄉屬官垸轄區,1950年5月始建九垸等若干小鄉,屬三區。1952年8月改為轄。1955年改隸官垸區。1956年6月撤區並鄉,成立九垸鄉。1958年改稱紅星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稱官垸公社。1961年7月從官垸析出,成立九垸公社。現有人口2.7萬人。

2015年12月九垸鄉合併於新設立的小渡口鎮。

中文名稱:九垸鄉

外文名稱:Nine Huan Xiang

別 名:九垸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省常德市澧縣

下轄地區:甘家灣,合興村,團結村

政府駐地:甘家灣

電話區號:0736

郵政區碼:415519

地理位置:中國澧縣東南部

面 積:123.43平方公里

人 口:2.7萬人

方 言:西南官話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丁家湖,彭家港,七里湖

車牌代碼:湘J

簡介

澧縣轄鄉。1956年建九垸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九垸鄉位於縣境東南部,澧水兩岸,距縣城19公里。面積123.43平方公里,人口2.7萬人。九垸鄉鄉政府駐甘家灣。澧水可通航,有公路通縣城。轄甘家、雲愛、永和、康湖、合興、團結村、永福、和平、集中、沙嶺、畢陳、收馬、土地洲、鰱魚頭、保賦、嘉山、魯家坪、七里湖農場18個村委會。縣屬蘆葦總場、嘉山原種繁殖場在境內。

2015年12月,澧縣區劃調整:九垸鄉、嘉山良種場、南湖汊、小渡口鎮合併設立建制小渡口鎮。

農業

九垸鄉農業主產水稻、棉花、油菜籽和甘蔗、果類、湘蓮,盛產蘆葦、魚類。民間傳說嘉山為孟姜女故里,山間有望夫台、繡竹、浣石等遺蹟和清同治年間《孟姜故宅》碑刻。

全鄉防汛大堤2.2萬米(其中滋水1萬米,澧水1.2萬米);交通便利,有鄉級公路19.6公里,村級公路60公里,全鄉路面硬化18公里;程控電話及有線電視已覆蓋全鄉;鄉辦中學1所,村辦小學6所;鄉中心衛生院座落在甘家灣集鎮,下設永和、畢陳二個分院

經濟

2007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達104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88元。總產糧食12982噸,皮棉1160噸,油菜籽3640噸;林業面積1.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2.5%;養殖業產值3400萬元,其中鮮魚5160噸,出欄生豬37000頭、牛668頭、羊9810隻,家禽出籠43萬羽,蛋品產量2050噸;養殖水面21000畝, 「魚鱉混養」「魚珠混養」已具一定規模。

九垸鄉為了更好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照《澧縣九垸鄉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編制《澧縣九垸鄉人民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本《指南》將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情況及時更新。需要獲得澧縣九垸鄉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到《指南》發放點澧縣九垸人民政府辦公室索取。

自然條件

境內為沖積平原,地勢約為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25-33米,最高點集中海拔34.5米,最低點永和東灣海拔28.2米。

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5℃。1月平均氣溫4.2℃,7月平均氣溫28.7℃。年平均日照數為1770.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無霜期265天。

境內分屬滋水、澧水兩大水系。滋水自鰱魚頭村入境,河道長10公里;澧水自集中村入境,河道長10公里,兩大水系交匯於團結村彭家港,經七里湖流向洞庭湖。

境內地下水源十分豐富,地上河湖港汊縱橫,水資源異常豐富,具有特色的是野生禽類、魚類、菱、藕、野生芹菜、蘆葦等。魚類儲量十分豐富,具澧縣首位。其中草魚、鯉魚、鰱魚、鯿魚、鯽魚等魚類已形成規模產量,甲魚、黃鱔等名貴水產人工養殖已形成一定的產量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寒潮、暴雨洪澇、乾旱、大風、冰雹、冰凍等。寒潮多發生在3-5月,最嚴重的寒潮出現在1966年3月7日,一次性連續降溫達17.6℃。寒潮常伴有雷雨大風和低溫陰雨天氣,給、油菜、小麥、早稻、棉花都造成很大影響。29年中,洪澇年發生率為38.4%,歷史上洪澇災害最嚴重的是1980年。1980年5月-6月間,連續10天日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5月31日降雨量達232.0毫米,是歷史上日降雨量最大的一天。高溫乾旱多發生在7-9月,1978年6月27日至10月12日連旱108天,降雨量僅46.8毫米。日最高氣溫≥30℃的天數歷年平均為78天,最多的年份1959年達105天。

社會發展

2011年末有鄉鎮文化廣播站1處,有鄉級文化活動中心1處,有村級圖書室14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夯歌、三句半、竹馬、舞獅、大鼓等。


2011年末有幼兒園(所)10所,在園幼兒520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7所,在校生810人,專任教師6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63人,專任教師48人,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99.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教育經費達698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67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1.2%。

2011年末有各級衛生機構18個,鄉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7所;病床位15張。專業衛生人員19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衛生院完成療診9010人,出院病人96人,病床使用率16%。

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甲乙類)發病率60/10萬;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468人,參合率96%,平均住院補償率90%,實際補償率8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5歲,其中男性74歲,女性76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0,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100%,免費婚檢率100%,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6%。

轄區內衛生機構2011年實施基本國家藥物制度,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城鄉居民規範化電子健康檔案率為50%。

1997年7月建成九垸鄉廣播電視站,後改為綜合文化廣播電視站,現有有線電視用戶2300戶,入戶率35.3%。

視頻

澧縣九垸鄉中心幼2014年歡慶六.一剪影0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