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如三山國王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如三山國王廟,又稱九塊厝三山國王廟,是位於台灣屏東縣九如鄉九明村的三山國王廟,以跨越閩客族群、連結九如鄉與麟洛鄉、長治鄉三地的傳說「九如大王爺娶麟洛徐氏女」與習俗聞名[1]

沿革

此廟是在1778年完竣,廟內正殿有懸掛寫「乾隆戊戍年葭月穀旦」、「眾莊弟子仝敬立」的「威震海東」橫匾。《鳳山縣採訪冊》也載:「三山國王廟,一在九塊厝莊,縣東北三十里,屋十一間,乾隆四十三年陳慶祥募建 [2]。」

同治五年(1866年)在現址完建,1920年代末期此廟再度重修。從同治五年到1984年之間歷過三次修建,廟內已換成鋼樑、磁磚、水泥柱。建築為三殿二廂房,屋頂為三川脊,曾獲選文建會歷史建築百景徵選第三十一名。風格融合潮州泉州,其斗拱裝飾精美,牌樓面上橫眉木雕以《三國演義》及《隋唐演義》為題材,拜亭屋架有獅斗座、二儀四象與河圖洛書彩繪,推測應為廣東潮州師傅來台所建。斗拱木雕石刻及剪黏都是名匠佳作,其中前殿青斗石豆型香爐,為嘉慶丁卯年之物。還存放乾隆年間的禁止攤販入侵碑、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等。

九二一大地震時此廟受損嚴重,建築師評估要維護需新台幣三千多萬元,安全年限只有十三年,不符投資報酬率。2000年,信徒大會決議拆廟,而第三、四屆管理委員都決定重建。

屏東縣政府於2003年2月,接獲地方提出指定古蹟的申請。被指定古蹟之初,贊成與反對兩派激烈攻防。地方的九如文化促進會主張登錄為歷史建築並依古法修復保存,不過廟方主張拆除重建,而此為該廟主任委員蔡順和選主委時的政見,對此文化局以「暫不拆建新廟,也不指定為歷史建築」調停,改由該擇日擲筊決定。

廟方在2004年4月27日的擲筊結果為改建,舉行儀式時有文史團體前往抗議。屏東縣政府則依古蹟審查程序於同年5月27日公告此廟公告為三級古蹟,廟方得知後在同年6月由時任主委的蔡順和帶隊至縣府抗議。蔡順和後來表示九如三山國王信徒有一千五百多人,有九百多人同意重建,只有七十多人支持保存。指定為古蹟後,政府未能展開修復工程,2006年恆春地震,此廟燕尾斷落、主殿樑柱坍塌,古蹟毀損更加嚴重。

視頻

九如三山國王廟 相關視頻

台灣高雄的 三山國王廟
台灣屏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