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節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九節離中藥名。為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阿爾泰銀蓮花Anemone altaica Fisch.ex C.A.Mey.的根莖。

具有化痰開竅、祛風除濕、消食醒脾、解毒的功效。

主治熱病神昏、癲癇、氣閉耳聾、多夢健忘、風濕痹痛、胸悶脘脹、癰疽、疥癬。

別名

小菖蒲外菖蒲節菖蒲雞爪蓮九節離穿骨七

入藥部位

為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莖

性味

辛;溫

歸經

心、胃

功能主治

芳香開竅,化痰,安神。熱病昏迷,痰濁蒙竅,癲癇,神經官能症,耳鳴耳聾,胸腹脹悶。外敷癰疽瘡癬[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g;或入丸、散;或鮮品搗汁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

陰虛陽亢、煩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採收加工

栽培5年以上採收,5-6月葉倒秒前採挖,曬乾後搓去鬚根,簸去雜質。

藥理作用

1.鎮靜作用 九節菖蒲水煎醇沉液7.418g/kg(1/5LD50),3.709g/kg(1/10LD50)小鼠腹腔注射給藥,

對硫賁妥鈉40mg/kg的催眠作用有明顯的加強,呈協同作用。

用光電管法記錄小鼠自發活動,7.418g/kg腹腔給藥,還能明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

並能顯著地抑制苯丙胺(4mg/kg)的運動性興奮(P<0.01)。

2.鎮痛作用 皮下注射九節菖蒲用熱板法在給藥後60min可延長小鼠反應時間(P<0.05)。

3.毒性 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37.09g/kg[2][3]

形態特徵

阿爾泰銀蓮花,又名:菊形雙瓶梅。 多年生草本。根莖棕黃色,具多數細根及鱗片痕跡。

莖直立,高達8~26厘米。根生葉為2回3出複葉,葉柄長約13厘米;

小葉片長圓形至卵圓形,先端漸尖,通常中間小葉片較大而具短柄,每小葉偶具3深裂或具缺刻及粗鋸齒,

兩面均被少數白色柔毛或毛早落。花莖細長,高出墓生葉甚多,頂生1花,約在近頂端1/4處有總苞3片,總苞片葉狀3出;

花萼瓣狀,8~12片,長圓形,長約1.3厘米,寬約4毫米,白色或淡紫色

雄蕊多數,花葯橢圓形,花絲線狀;心皮多數,分離,成螺旋狀排列,上被白色短毛。

瘦果卵圓形或新月形,長約0.4厘米,灰褐色,密生白色柔毛,常帶宿存花柱。種子1枚。

花期4~6[4]

九節菖蒲和石菖蒲的區別

分布區域

分布於山西南部、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1800m的山地溝谷邊或灌木叢中。

生長見習

喜高山陰濕環境。蔭蔽度為60%-70%。以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腐殖土栽植為宜。

繁殖方式

種子或根莖繁植。[5]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5-6月葉片枯黃時,將成熟種子採下,濕沙貯存,7-9月將種子拌草木灰後,撒播畦面,覆土。

幼苗於翌年3-4月出土,育苗1年,秋季按行株距10cm×5cm移栽。

2、根莖繁殖:採挖野生九節菖蒲,將細的根莖,剪成3-5cm小段,仍按行株距10cm×5cm開溝,平栽,覆土。

夏季雜草旺盛,可除草2-3次,秋季可再除草鬆土1次,冬季在畦面覆蓋落葉一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