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龍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龍洞

中文名;九龍洞

外文名;The nine dragon wall

行政區類別;貴州銅仁觀音山

著名景點;"孔雀開屏"、"青龍盤柱"、"蟠桃獻壽"

特色;貴州十大景觀

九龍洞多為天然形成的岩石溶洞,洞內多水石奇觀,供人們觀賞遊覽。 我國內陸的河南貴州遼寧山西福建等地都有被命名為九龍洞的景點。

概述

​ 九龍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目前包括九龍洞景區錦江景區六龍山景區。九龍洞景區:是貴州省首批確定的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同時也是銅仁市眾多溶洞中最先開發的一個,1981年被列為縣級名勝保護區,1987年被列為貴州省首批十大風景名勝區,並被收錄入《中國名勝大辭典》,2004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宏偉壯觀的溶洞奇觀,身臨其境,探神奇龍洞,登觀音險峰,膜拜蓮池觀音,驚嘆大自然奧妙是游九龍洞景區的樂趣所在。[1]

景區

九龍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目前包括九龍洞景區、錦江景區和六龍山景區。

九龍洞

九龍洞是一處大型的天然喀斯特溶洞,廣大恢宏,寬70多米,最寬處達210米左右,高30--110米不等。現已探明部分,洞長2284米,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洞內有7個大廳,已向遊人開放4個大廳和一個天廳。單是石柱石筍就有數百根之多,30米以上的石柱有8根,20米以上的有6根,10米以上的有18根,還有一根高達44.71米,直徑約為16.4米的天下第一柱。另外,還有一條地下暗河。各廳洞中有洞,洞內廳廳相連,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等漫布各廳各洞,各具特色,千姿百態,景象萬千。[2]

歷史文化

相傳,古時有六條黃龍,相邀錦江中的三條青龍來洞中相聚,九龍來到洞中,見這蓬萊仙境般的洞府,頓時私慾大發,都想將洞府據為已有,相爭不休。待到雞鳴天亮時,誰也無法返回原來的居所了,只得盤踞在洞內深處的一巨型彩柱上,再也不能脫身。山下有條小溪,因九龍爭洞相鬧,人們不得安寧,就罵龍不止,遂有「九龍盤柱」、「罵龍溪」之名。「九龍洞」由此得名。

六龍山

六龍山景區:地處銅仁市東南部,距銅仁市區僅18公里。山頂海拔1173千米,山體由縱橫深切的大峽谷和氣勢磅礴的高山峻岭組成,聳立於湘西與銅仁接壤地帶,方圓120餘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6%以上,其中原始竹海就達十萬餘畝。六龍山常年雲霧繚繞,野豬刺蝟野山羊紅腹錦雞野雞竹雞竹鼠以及各種類等上百種野生動物在其間繁衍生息。六龍山四大峽谷,絕壁萬丈,密林中深掩着許多瀑布溶洞,令人神往,是探險者的樂園;同時也是旅遊者冬觀雪景,夏避酷暑,春覽櫻花,秋賞紅葉的好去處。 六龍山年均氣溫14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317毫升,其森林密布的巨大山體,像一個天然氧吧,向銅仁城區着輸送優質空氣,調節着銅仁的氣候,不愧為銅仁市美麗的後花園。

錦江

錦江景區:俗話說:「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真是一句至理名言。銅仁之美,就在於錦江。錦江由大、小兩江匯成,都發源於梵淨山東麓,即辰水之源,襟帶三城而後向東南匯入沅江。一江上下,風物薈萃,從古至今,沿江景觀共計12處,曾經美冠貴州、揚名荊楚。現在這塊風水寶地得到了進一步開發,已列為省級風景名勝保護區的計有三處,列為市級風景名勝保護區的計有14處,真可謂如古詩所云:「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相關視頻

《九龍洞》國家4A級景區宣傳片

參考資料

  1. 銅仁九龍洞風景區導遊詞 , 快資訊 2019-11-29
  2. 關於介紹貴州九龍洞的導遊詞 , 短美文網 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