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二斑百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二斑百靈
圖片來自1163#網

二斑百靈指名亞種(學名: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bimaculata)。分布於前蘇聯、伊朗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前蘇聯Talych山脈。

介紹

二斑百靈(學名:Melanocorypha bimaculata)為百靈科百靈屬的鳥類。分布於溫帶地區,從前蘇聯、伊朗、阿富汗、印度到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前蘇聯Talych附近山脈。它是候鳥,在非洲東北過冬,那時群居。其它時候遍布中東地區半沙漠地帶,很少會飛到西歐。地上建巢,每次生3-4個蛋。主食草籽,繁殖期也吃很多昆蟲。

上體色兩翅暗褐,羽緣沙棕色,具寬的白色眉紋;尾黑褐,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尾端均具白色端斑;頦、喉和頸側白色,上胸具寬闊黑色橫帶;下胸棕色,兩脅淡棕色,下體餘部白色。嘴較粗厚,上嘴褐色,下嘴角色沾綠,基部帶黃色;跗蹠肉色或肉色。[1]

外形特徵

體型略大(16.5厘米)的粗壯而尾短的百靈嘴厚且鈍,眉紋及眼下方的小斑紋白色頦、喉及半頸環白,其下有黑色的項紋。上體具濃褐色雜斑;下體白,兩脅棕色,胸側有縱紋。飛行時翼下暗而略灰,無白色的翼後緣,尾有狹窄的白色羽端,但無白色羽緣。 虹膜-褐色;嘴-偏粉色,上嘴中線及嘴端色深;腳-橘黃。

叫聲

飛行叫聲為沙啞洪亮的trrelit,也作dre-lit叫聲。似短趾百靈。鳴聲從地面或於盤旋飛行時發出,為多變調的短句並常加上拖長的捲舌音叫聲。

習性

飛行低而波狀起伏。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國有分布,不常見。指名亞種為留鳥於新疆西部(喀什、準噶爾盆地北部、博格達山及塔里木盆地南部)。

分布狀況

不常見。指名亞種為留鳥於新疆西部(喀什、準噶爾盆地北部、博格達山及塔里木盆地南部)。迷鳥記錄遠及日本。

參考來源

  1. 二斑百靈知識貝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