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參三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參三七

藥材性狀

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及支根痕。

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

氣微,味苦回甜。筋條呈圓柱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及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白色,邊緣灰色。

性味歸經

溫;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甘、微苦;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劑。

外用

適量,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禁忌

孕婦慎用。

人參以補為主,主要是補氣,在以前,醫療水平還沒現在這麼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比較落後,很多時候營養跟不上,而人參在當時補氣就能讓很多人好起來,加上生長在寒冷的山上,故而被很多人戴上了了神秘的面紗,價格也就越來越貴,人參適用於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氣虛欲脫、脾氣不足、肺氣虧虛、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可謂是補品中的佼佼者。

人參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和人參屬於同門的還有一種植物,那就是三七,三七在以前都被用在跌打損傷上,主要是其活血補血的功效,《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由此可見三七和人參功效上的不同,同時證實了三七的價值可與人參相媲美,三七主產於雲南文山,「三七園丁」就是南文山的一個三七種植戶。

隨着醫療水平的發展,三七以前沒被發現的功效也被人們一一發現,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三七總皂苷含量為10%,人參為3.80%,皂苷是一組結構多樣的自然產生的化合物,有着特殊的生物活性,對於保肝活性、免疫調節、心血管綜合療效等方面具有顯著功效,所以稱三七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三七和人參在外觀上頗為相似,又是屬於同科目的植物,不過三七和人參屬於同宗不同效,人參補氣第一,而三七補血第一,由於三七含有獨特的三七皂苷,其除了散瘀止血,消腫定痛功效之外,也適用於人體內外各種出血證,如便血、衄血、咯血、跌打損傷以及冠心病、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正因如此,三七也被廣泛的用在了醫學領域。

三七和人參一個產自我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附近極少部分地區,另一個產自我國東北長白山一帶,也由於二者在功效和價值等方面都可以媲美,也有了「北參南七」的說法。

不僅如此,民間也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間洪水泛濫,整個地面一片汪洋的景象,這時天上的一對孿生仙女姐妹來到人間拯救在苦難中的人們,這是她們發現引起人間苦難的是一條頭在北、尾在南的千年惡龍,姐妹倆商量後決定各自去一個方向,最後經過一場惡鬥,在北方長白山的姐姐和在南方文山的妹妹都與惡龍同歸於盡,後來姐妹兩分別化作了人們從未見過的兩種草苗,姐姐化作人參,妹妹化作三七,後來民間「北參南七」有的說法也這樣傳開了。

人參出名的早,三七屬於大器晚成,雖然二者的價值可以媲美,但是在價格上三七遠不如人參,由於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以前少數人會患上的病痛也開始折騰着越來越多的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等,都是讓人膽戰心驚,而三七正是這些病痛的克星,取三七園丁的三七,磨成粉,每次取3克左右溫水沖服,每日兩次,就可以達到預防和輔助治療的功效。三七現在不僅被譽為「參中之王」,還被譽為「血管的清道夫」,能夠清除血液中的垃圾,保證血流正常通暢。[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