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工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人工林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詞解釋

人工林指通過人工措施形成的森林。人工林的經營目的明確,樹種選擇、空間配置及其他造林技術措施都是按照人們的要求來安排的。其主要特點是:①所用種苗或其他繁殖材料是經過人為選擇和培育的,遺傳品質良好,適應性強;②樹木個體一般是同齡的,在林地上分布均勻;③用較少數量的樹木個體形成森林,群體結構均勻合理;④樹木個體生長整齊,能及時地、劃一地進入鬱閉狀態;鬱閉成林後個體分化程度相對較小,林木生長競爭比較激烈;⑤林地從造林之初就處於人為控制下,能適應林木生長的需要。我國人工林達6933萬公頃,居世界第一位。重要的人工林樹種有桉樹、泓森槐、馬尾松、杉樹等。

有林規模

人工林有林地面積277.94萬公頃,其中,人工林分面積194.03萬公頃,占全省林分面積18.25%,占人工林面積的69.81%,蓄積6041.14萬立方米,占全省蓄積的4.36%;人工疏林面積22.75萬公頃,蓄積145.08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8.19%和2.40%;人工經濟林面積68.03萬公頃,占人工林面積的24.48%;人工竹林面積15.88萬公頃,占人工林面積的5.71%。此外,全省尚有未成林造林地面積4.99萬公頃。

按林種劃分,用材林面積172.90萬公頃,蓄積5 454.16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89.11%和90.29%;防護林面積19.69萬公頃,蓄積564.39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10.15%和9.34%;薪炭林面積0.48萬公頃,占人工林林分面積的0.25%;特用林面積0.96萬公頃,蓄積22.59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的0.49%和0.37%。

按齡組劃分,幼齡林面積71.00萬公頃,蓄積751.54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37.11%和12.44%;中齡林面積79.24萬公頃,蓄積2 726.06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40.84%和45.12%;近熟林面積28.37萬公頃,蓄積1 487.75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14.62%和24.63%;成熟林面積13.46萬公頃,蓄積1 011.98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6.94%和16.75%;過熟林面積0.96萬公頃,蓄積63.81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0.49%和1.06%。

按權屬劃分:國有人工林林分面積45.67萬公頃,蓄積2 046.54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的23.54%和33.88%;集體人工林林分面積148.36萬公頃,蓄積3 994.60萬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林分面積、蓄積的76.46%和66.12%。

區域樹種

恩施州人工造林

自建國以來至2002年累積面積達77.66萬公頃,占森林總面積的48.15%。人工造林的形式主要有四旁植樹、公路綠化、城鎮綠化、基地造林、飛播造林、義務植樹、工程項目造林等。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用材林為杉木、馬尾松、柏木、檫木、馬褂木、油松、雲杉、黃山松、楠木、樺木、白楊、泡桐、柳杉、水杉、香椿、日本落葉松、巴山松等;經濟林為板栗、核桃、銀杏、黃柏、杜仲、厚朴、辛夷、山楂、楊梅、柑橘、茶葉、漆樹、梨、桃、李、柿、橙、棕櫚、鹽膚木、山胡椒、油桐、烏桕、桑樹等;防護林為楓楊、柳樹、刺槐、紫穗槐、軟闊、硬闊等及楠竹、金竹、水竹、慈竹、雷竹等。

陝西人工造林

陝西地跨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三個氣候帶,森林分布南多北少,極不均勻,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較多,這就決定了必須因害設防營造各種人工林。如在陝北風沙灘地區主要營造防風固沙林和農田防護林;在黃土丘陵溝壑區和渭北高原主要營造水土保持林;在河流的上游和水庫周圍,營造水源涵養林;在燃料、肥料、飼料缺乏的地區,主要營造薪炭林、肥料林和飼料林;在五大林區的中高山地帶營造各種防護林;在低山丘陵、關中平原和居民點附近營造用材林、經濟林和農田林網。總之,陝西營造的人工林種類較多,概括起來有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和薪炭林等。

用材林:營造了油松、華山松、馬尾松、杉木、落葉松、水杉、楊樹、刺槐、旱柳、泡桐等用材林15.77萬公頃,林分蓄積量187.66立方米。

經濟林:營造了蘋果、梨、核桃、油茶、文冠果、花椒、油桐、油橄欖、水冬瓜、黃連木、山杏、山桃、板栗、棗樹、柿樹、漆樹、烏桕、杜仲、棕櫚等經濟林17.15萬公頃。

薪炭林:營造了櫟類、刺槐、馬尾松、沙柳、沙棘、馬桑等薪炭林9595公頃。

此外,陝西省「四旁」植樹保存有6.9億株,其中用材樹6.5億株,經濟樹4154萬株。在「四旁」還種植有各種喬灌木,用於綠化、美化環境,淨化空氣,防止污染,有益人們的身心降。

參考文獻